标签:
波罗的海国家维谢格拉德集团公共交通东欧 |
分类: 环球行走 |
漫步东欧(十二)
在波罗的海国家的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人口虽不足40万,但公共交通依然提供宽敞、舒适的大车。
爱沙尼亚的出租车司机,好像听不懂“份钱”这个外来语。
当然,爱沙尼亚的邻国拉脱维亚,他们的出租车司机也同样地孤陋寡闻。
波兰出租车司机可能时不时遭遇交通警察找碴,但他们却不用每天先支付所谓出租车管理公司的巨额份钱。
捷克的出租车司机,想必也对此闻所未闻,至少是“天鹅绒革命”后的最近22年。
首都里加的人口90万左右。大运量的轨道交通,保证每个里加乘客能够有尊严地搭乘。
最后一个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一辆而不是一队婚车,载着包括新郎、新娘在内的一车人浩浩荡荡地跨国旅行。
首都维尔纽斯市郊,由于客源甚少,改用这样的“短、平、快”来运送乘客。
立陶宛国家的“发改委”,在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绝对不敢按兵不动维持高位。
真正的市场经济国家,都会按照市场规律调节油价。所以波兰等欧美国家一直拒绝承认我们是“市场经济国家”
180万人口的波兰首都华沙,其地铁线路四通八达,乘客甚至可以将随身携带的自行车一起搬进车厢。
华沙的老城区,出租车也可以进入。
南部古城克拉科夫市内,叮当作响的有轨电车也在碎石铺就的老街上缓缓前行。
波兰通往邻国德国、捷克、奥地利等各国的火车,看上去非常老旧,更称不上“和谐”,不过安全、正点!
已经加入欧盟的火车,误点会得到赔偿。所以不用担心是否能够准时、平安抵达,尽管不是动车,更不是高铁。
捷克首都布拉格的火车站到了。属于发达国家的捷克,其火车站既不是形象工程,更不是豆腐渣工程。
遗憾的是,水杯遗忘在列车上了。估计是水杯喜欢布拉格,不打算跟我回国了。火车站外表看上去一点不气派
布拉格的有轨电车,没有作为落后的标志被强行拆除,事实上,在发达国家,差不多哪个城市都保留着有轨电车
一个老人看到车上人多,索性等下一辆。
维谢格拉德四国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及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火车站。
硬座车厢让不少中国人嘲笑:“哎呀,真落后!”而前不久我在黑龙江,到处奔跑的都还是60年代的绿皮车。
这是1896年在欧洲大陆(英国属于岛国)修建的第一条地铁!位于布达佩斯市中心的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