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2010-05-11 06:40:38)
标签:

大洋路

伦敦桥

坎贝尔

12岩徒

墨尔本

分类: 环球行走

    自然奇观集中的“大洋路”位于墨尔本西南,是从吉隆到阿波罗完湾全长近300公里的海滨公路。从上世纪80年代初正式被定为国家自然公园对游客开放后。现已成为澳洲境内为数不多的世界著名观光景点之一。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维多利亚州之旅(六)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在坎贝尔港小镇丢失了一块手表后,我离开的这里。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著名的“伦敦桥”就在这里。所谓伦敦桥,即此岩石是突出海面与陆地连接的岬,由于海浪的侵蚀冲刷形成2个圆洞,正好成双拱形,因此而得名。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南印度洋的巨浪终日冲击着海岸线,大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大自然塑造的景观有一种人工无法比拟的神奇!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1990年1月15日的傍晚时分,与陆地连接的圆洞突然塌落,与大陆脱离形成现在看到的断桥。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洛克阿德大峡谷距离12使徒岩约2公里,这里可近距离观赏峡谷的岩石景观,并可以顺著峡谷悬梯下到海边。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1878年6月1日一艘名为“Loch Ard”的英国移民船在开往墨尔本的途中触礁遇难,52人死亡,只有2人生还。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后人为了纪念这些遇难者,修筑了52座坟墓,并将这个地方起名为“Loch Ard”。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在坎贝尔国家自然公园内的海岸线坐落著经过几百万年的风化和海水侵蚀形成的12个断壁岩石。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矗立在湛蓝的海洋中的独立礁石,形态各异,犹如人的面孔,称为“12使徒岩”。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了令人惊叹的壮阔雄伟的奇景。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英国归来了约5万名澳洲士兵。由于当时国家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政府处于无奈,只有安排这批士兵开荒修路。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1932 年从吉隆到坎贝尔港长达180公里的海滨公路正式建成开通。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由于这条路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修建的,所以被正式命名为“Great Ocean Road” (大洋路)。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大洋路上最引人注目的便属坎贝尔港的石灰岩悬崖,这里也是摄影师最钟爱的澳洲自然景致。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如果想宏观地俯瞰,可在这里搭成直升飞机。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茵茵绿草上的一只小黄蜂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小黄蜂小得只能乘坐4人。相当于一辆小奥拓。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曾在悉尼和加拿大惠斯勒等地分别乘坐过小飞机低空盘旋。脚下都是美丽或壮观的景色。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驾驶员走过来了。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小黄蜂很快起飞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巨大的轰鸣生声,黑色牛群对此似乎无动于衷。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蓝天属于小黄蜂,不属于黑牛群。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低空沿着海岸线缓缓前行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岩礁在海浪侵蚀下,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自己模样。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明信片通过对比,反映了伦敦桥等的变化。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从悄然腐蚀,到轰然崩塌,告诫世人世事无常,永恒难寻。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从这个角度俯瞰,风景已经不同。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不过,对于游客来说,一生很难在每个景区都能从不同角度欣赏。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这就是传说中的“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驾驶员有时故意倾斜,吓得游客本能地乱叫;有时又骤然下降,悬空失重的感觉让人很难受却刺激。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在倾斜的时候,地平线也成为了一条斜线。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小黄蜂掉转了方向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驾驶员还想再恶作剧。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偏离海岸线,开始飞往腹地的农场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牛群不过小蚂蚁一样
被浪花侵蚀的海岸线

小黄蜂最终还是回落到现实的土地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