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暴风雪袭来的前夜,又是黎明前,我来到西昌汽车站。
我希望进入一个彝族人的家庭,要了解他们,还想把他们的生活状态展现给我的朋友。
候车室,从河南打工回家过年的彝族青年吉好小轨,在这个时候偏偏出现在我眼前。仅几句话,就赢得了他对我的好感和信任,他欣然向我发出邀请,去他家! 
吉好小轨家住凉山深处的普格县小兴场夹铁乡。距离西昌市区将近100公里。
这辆定9点发车的小巴,10点多才驶出车站。车况不比我后来在老挝领教的好。
离开西昌不远就是连绵不断的山峦。
开始还有柏油路。
一过“解放沟”就是土路了,四面透风的车厢内可想而知。
冬季的凉山山区一片荒凉。
中途竟然出现一小段雾凇。
小兴场快到了。
沿途不断停靠下人。吸烟者的密度开始降低。

这些孩子不怕飞扬的尘土。
彝族老妪出现了。
彝族中年妇女在镇卫生所陪伴前来输液的家属。
晒太阳的彝族人坚持认为我是美国人。
正如小时候,我曾把外国人一律当成“苏联人”一样。
结果,我这个外族人变成了外国人。
爷孙两个
烟不离手,像士兵枪不里手一样。
车上车下都照吸不误 。
顺光的效果。
逆光的效果。
路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闲散的男人。
当然,也有忙着赶集。
墙角下晒太阳,在整个小兴场镇比比皆是。
镇卫生所内,输液的吊瓶悬挂在墙头,谁见过?
英、汉、彝三种文字。
校园内外
我住在这个镇上唯一的旅社,三张床的“包间”15元,全旅社只有我一个人。
很少有外地人来这里,全镇人都是熟人或亲戚。
我听不懂他们说话,同身处国外还真差不多。
吉好小轨带领我穿过这条街后,全镇所有人都知道:他带来一个“美国人”。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