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球杆之劳斯莱斯Gina
Cues
http://www.cuefans.com/images/gina/img3fb7e4c84e4f0.jpgCues(世界名杆欣赏)" TITLE="球杆中的劳斯莱斯-Gina Cues(世界名杆欣赏)" />
在台湾谈到Gina手工杆几乎是没有球友不知道的,其实不只本地如此,在球杆领域中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厂牌,以下介绍球杆中的
劳斯莱斯 ”Gina”(姬娜)球杆。Erine
Gutierrez少年时期便喜爱撞球运动,直到1961年由热爱打撞球逐渐转变成对撞球杆的狂热,便开始在洛杉矶地区为一些球友维修球杆(很多知名制杆师傅大都是由维修球杆开始的),自从一次为一支Willie
Hoppe球杆(Brunswick球杆以当时非常著名的撞球名人Willie
Hoppe为代言人)更换握把缠线时,启发了Ernie决定自己制作球杆的念头。
http://www.cuefans.com/images/gina/img3fb7e58bba735.jpgCues(世界名杆欣赏)" TITLE="球杆中的劳斯莱斯-Gina Cues(世界名杆欣赏)" />
早期的Gina球杆
在当时年代里美国知名的制杆师傅仅有,西部洛杉矶的Harvey
Martin,中部芝加哥的Herman Rambow和东部的Frank Paradise,由于电影
”江湖浪子The Hustler ”
的上映带动撞球运动再度流行,而撞球业也开始面临复苏。
http://www.cuefans.com/images/gina/img3fb7ec192460c.jpgCues(世界名杆欣赏)" TITLE="球杆中的劳斯莱斯-Gina Cues(世界名杆欣赏)" />
Gina球杆创办人Ernie
Gutierrez
此时Erine认为已有足够的信心,加上自己的设计理念,独特制作球杆的方法,便开始在自家车库里制作生平第一支球杆,并以其刚出生六天女儿Gina的名字作为新公司的命名,开启了Gina球杆生涯,四处在洛杉矶地区推销Gina球杆,因为在当时除了职业选手以外很少有人愿意多花3~4倍的价钱去购买手工订制球杆,再加上Gina球杆知名度不高,以至于球杆销售不如预期,此时Ernie心想要成为一位伟大知名的制杆名家,一定要制作一支惊世之作且绝无仅有的球杆才能在球杆界出头。
http://www.cuefans.com/images/gina/img3fb7e5fe32274.jpgCues(世界名杆欣赏)" TITLE="球杆中的劳斯莱斯-Gina Cues(世界名杆欣赏)" />
Gina球杆前臂(Fore Arm)
终于在1966年完成一支至今仍为经典之作的球杆,这支球杆不论在当时或现在仍是需要极高难度的制杆技术,纯银雕花八叉角、大轮、中轮、握把
(Warp)
全为象牙,就连装饰环也都用纯银雕花,最特别的是此球杆另外搭配一个球杆盒,也是使用纯银加上象牙雕花,所有图样设计与球杆图样搭配真是天衣无缝,(站长曾经有幸多次亲眼目睹,精美绝伦不在话下,套一句开玩笑的话,此杆看起来像电影倚天屠龙记里的
” 屠龙刀 ”
),当时即有人出价3500美金购买,到了1993年时更有人出价65000美金而遭Ernie婉拒,如今有人出价100000美金仍不舍割爱。
http://www.cuefans.com/images/gina/img3fb7e5553669e.jpgCues(世界名杆欣赏)" TITLE="球杆中的劳斯莱斯-Gina Cues(世界名杆欣赏)" />
Gina 1966成名巨作球杆
之后Gina球杆名声大噪再加上之前当地一位职业选手Richie
Florence使用Gina球杆连续赢得多次比赛冠军的带动下,大量订单从全美各地接踵而至,甚至一些知名的电影名星如:法兰克辛纳屈、狄恩马丁、小山姆戴维斯、史堤夫麦昆等都向Gina订购球杆。
http://www.cuefans.com/images/gina/img3fb7f3be2b960.jpgCues(世界名杆欣赏)" TITLE="球杆中的劳斯莱斯-Gina Cues(世界名杆欣赏)" />
1960年代的Gina
1960年代末期Ernie所制的球杆开始大量的使用象牙、贵重金属,甚至珍贵的宝石,当然球杆的价格也开始高达数千美金,在当时可说是天价了。1973年正当Gina球杆如日中天之时Ernie突然停止制作球杆事业,转向至其它兴趣领域,1973~1988年间他参与设计赛车和飞机等研发工作,更为他在印地500大赛中所驾驶的Lola号赛车设计化油器喷射系统,除此之外也设计一些工业用的特殊机械设备,虽然他离开球杆制作业15年,但其心里常想着总有一天他会回到球杆领域的。
http://www.cuefans.com/images/gina/img3fb7e6114d149.jpgCues(世界名杆欣赏)" TITLE="球杆中的劳斯莱斯-Gina Cues(世界名杆欣赏)" />
30多年的Gina球杆至今依然为经典之作
1988年Ernie终于在加州 North
Hollywood、Vineland
Avenue老店新开重新开始制作球杆生意了,同时更换机械设备,并将过去15年里来自其它专业领域所学到的专业知识,重新融合运用来改良制作新一代制作Gina球杆的机械设备,而新一代球杆质量要比60、70年代作品优越的多,且更加华丽
(目前台湾所流行的大小彩虹即为较现代的产品),近年来Gina虽然不断的改良球杆制作技术,但是它仍然使用当初1961年所购的第一台并且命名为
”Brutus”
的车床来制作球杆。
http://www.cuefans.com/images/gina/img3fb7f40b81525.jpgCues(世界名杆欣赏)" TITLE="球杆中的劳斯莱斯-Gina Cues(世界名杆欣赏)" />
1972 Gina 球杆
1961~1973年间所制的球杆用英文Gina
Cue刻在握把下方装饰圆环大轮上,1970~1973用英文粗体字大写刻在同一地方,1988到现在则以GC字样又类似蝎子图案作为Logo,而60、70年代的Gina球杆至今仍然被球杆收藏家视为珍品般收藏。90年代Gina经常为一些收藏家制作设计极为特殊精致且昂贵的球杆,动辄价格数万美金一支并且即为罕见,其实早在1991年第一届台北世界杯国际邀请赛时,Ernie与另一知名品牌South
West (台弯称 ” 沙士 ”) 的美国经销商Vince
Tedesco随当时美国参赛选手一起到台湾来推销球杆,笔者记得当时一支无象牙的传统四插角Gina球杆叫价约6万元台币一支与今日的价格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http://www.cuefans.com/images/gina/img3fb7e6a21cc91.jpgCues(世界名杆欣赏)" TITLE="球杆中的劳斯莱斯-Gina Cues(世界名杆欣赏)" />
http://www.cuefans.com/images/gina/img4039e38cdfd70.jpgCues(世界名杆欣赏)" TITLE="球杆中的劳斯莱斯-Gina Cues(世界名杆欣赏)" />
Gina
精美华丽的"Shakazula"球杆
Ernie
Gutierrez是当今少数仍然制作球杆的大师之一,也是唯独依然建在并于1994年进入美国制球杆协会
(American Cuemaker’s
Association)名人殿堂的制杆师傅,当时笔者曾在现场目睹一切票选情况,几乎是获得全体会员一致通过的,可见其在球杆界所获得的尊敬与崇高地位。
http://www.cuefans.com/images/gina/img3fb7f7063d545.jpgCues(世界名杆欣赏)" TITLE="球杆中的劳斯莱斯-Gina Cues(世界名杆欣赏)" />
Gina 最基本版的五插角球杆
颁奖后当时便有很多后辈,甚至一些当今知名度颇高的制杆名家,都会将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拿出来让Ernie指教,可见其在美国制杆界的地位,更被比喻为继制杆传奇大师George
Balabushka乔治百拉布什卡及Gus Szamboti卡式冉波地
(其比Gina还要晚出道8年)
之后继者,因此导致Gina球杆经常被拿来与制杆工艺技术做比较,其实早在90年代初期C.N.C计算机车床及雷射雕刻机尚未被大量使用在制作球杆之用时,Gina球杆便可以轻易做到Point
To
Point(点对点)间的误差范围0.01m/m以下了,由此可见其制杆的技术高超与天赋早已技压群雄了,再加上其近40年的制杆经验足已被喻为制杆师傅中的师父了。
http://www.cuefans.com/images/gina/img3fb7e649a04b6.jpgCues(世界名杆欣赏)" TITLE="球杆中的劳斯莱斯-Gina Cues(世界名杆欣赏)" />
Gina30周年纪念杆
http://www.cuefans.com/images/gina/img3fb7e65cf0ee8.jpgCues(世界名杆欣赏)" TITLE="球杆中的劳斯莱斯-Gina Cues(世界名杆欣赏)" />
http://www.cuefans.com/images/gina/img3fb7f3e3d6a0e.jpgCues(世界名杆欣赏)" TITLE="球杆中的劳斯莱斯-Gina Cues(世界名杆欣赏)" />
Gina40周年纪念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