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邻居

(2007-08-20 07:00:48)
标签:

情感故事

家庭

感悟随笔

休闲

分类: 屋里屋外
  这是一篇写于1999年、贴于2006年2月刚开博不久的文。文中的吕大爷,于上个月过世了,再次看见了吕大妈,憔悴了许多,也瘦了。想起曾经邻居的日子,想起这篇《老邻居》,重新贴出,算是对大爷的怀念吧。
  祝吕大爷在那边,过得好。
 老邻居
 

  时下,北京的楼房可是多多了,老百姓久居的平房小院儿越来越少。

 

  住在楼里的人家儿,除了查表、收费,恐怕谁也不串门儿,平时见了面也很生分,倒是几家养宠物的,遛弯儿时凑在一块儿透着几分热乎。而我的邻居吕大爷和吕大妈给人的感觉却还仍住平房时似的亲切。

 

  住平房那会儿,虽说也是独门独院,但邻里之间的关系还成。那时的天儿也没现在这么热,都喜欢在外面乘凉,反正也没什么好电视看,几家人凑在一起聊聊天儿,挺好的。赶上谁家高兴了,请你到他府上吃饭是常事儿。当年住我们家后面的吕大爷涨工资,非请我们家老爷子吃炖肉,老爷子没去,吕大爷脸儿搁不住了,楞说我爸瞧不起他!其实我爸那天部队有事,不过要说瞧不起他,也有点儿道理。吕大爷是北京人,也当过兵,性子直,心眼儿好,讲义气,就是有时楞点儿,你要是真惹了他,说不定敢和你玩命!邻居们都不想靠前儿,背后叫他“驴”,“驴大爷”由此而来。

 

  现在的吕大爷也年近七旬了,吕大妈在外面摆摊儿卖货,虽说儿子不在跟前儿,日子过的也算充实。年老了,脾气、性格也改了许多,也喜欢和年轻人拉咕。当年知道“驴大爷”的二十郎当岁的小伙子们和我一样,现如今也四张儿多了,见了吕大爷从不忘记打招呼:“吕大爷”、“驴大爷”透着尊敬

 

  吕大爷不糊涂,分的清“驴”和“吕”,称吕大爷的,他客气地和你回应,称“驴大爷”的,他也不恼,笑呵呵地说:“小子儿,嘛去啊?当心车嘿!”

 

  我都是称“吕大爷”,谁让咱是文化人儿呢,又和大爷隔着辈分儿,再说,也没熟到那份儿上。虽说一个楼门住着,平时和大爷也很少见面,偶尔遇上了,他客气的让你不好意思:

 

  “上你父亲那儿啊?你父亲好吗?这阵子也老不来了,问你父亲好!”

  “上班啊?天儿冷,多穿点儿!”

  “买菜去啦?咳,家这有!缺什么这儿拿,啊。”

  “吃了吗?进屋呆会儿,今儿个儿你大妈包饺子,一块儿吃吧。”

 

  吕大妈头发也白了,身体有些发胖,好象比大爷还长两岁。女人上了岁数,在乎的也就不象年轻时那么多了。赶上我查表收费,开门的是吕大妈,光着膀子,妈呦!虽说天儿是热了点儿,又在您自个儿家,但不是有人敲门嘛?您倒是穿点儿啊,搞的我低头不好抬头也不是。怎么说也应该……啊,是吧?

 

  吕大妈总爱和我逗,有时真闹不清哪句是真的,我老爹讲他这是喜欢我。“得了,您还是别喜欢我”心里这么想着。

 

  大妈也一口的北京腔,说话冲冲的:

  “嗨!老大(我在家男孩儿排行老大),抽空给我调调电视,又乱啦!”

  “啥时候瞧你爸去呀?告诉我,和你大爷一块去。”

  “又出去撮饭,不带你大妈去啊?”

  “买那么大西瓜,吃得了吗?也不知道孝敬我!这白眼狼!”

 

  您给评评,我怎么就白眼儿狼了?不过说心里话,无论是吕大爷还是吕大妈,给人的感觉真象一家人,要是真有个什么事儿找他,可比亲戚管用,不是有句老话儿“远亲不如近邻”嘛。

 

  别看吕大爷年龄大,思想可不落后,早早就安了电话。有时单位加班不回去,可又赶上媳妇生病,只好打电话麻烦吕大妈帮忙看看。吕大爷倒也痛快,说:“老大,你不是学电的吗?干脆扯根儿线过去得了”。

 

  另外,吕大爷还喜欢养花儿弄草,没事儿就在楼前的空地儿或自家阳台上鼓捣一番。碰上了,我便上前附和几句,什么“这花儿真好看”啦,“养成这样不容易”啦等恭维的话。其实我对花儿一点儿不懂,大爷以为我喜欢,非要给我两盆儿,我忙说不会养,养不好会死的,吕大爷特豪爽:“不碍的,不就是盆儿花儿嘛,拿去养着玩儿呗,死了大爷管换”。大爷您可别死,“死了大爷”谁管换呀?我心里犯着坏。

 

  要说和大爷大妈这些邻居们的关系近,也是沾了我老爸的光。我老爸住这儿时,可谓远近闻名,我们家的平房,是父亲部队出人帮忙盖的,那时,当地的老百姓哪见过那阵势,一卡车,将近一个排的兵,就差拿枪了。附近的居民也闹不清我爸究竟是多大的官,这不,放暑假,见我穿着军服,吕大爷就曾经问我:“你是他们家的随从啊?”

 

   碍于父亲的知名度,我们家的孩子也都是小有名气,常常是人家认识我们而我们不认识人家。因此有人讲:“他们家的孩子都不爱搭理人。”这可真是冤枉。

 

  说到盖房子,听我爸说,吕大爷帮了不少忙。就说料吧,白天有人干活还好,可到了晚上没人看着,免不了有人拿块儿砖、撮锹水泥、弄走点儿沙子什么的。说实话,要是公家的,谁也不会较真儿,哪家还没个修修补补的事儿?可自己出钱就不同了,况且,也架不住人多。吕大爷特明白,自愿当起了看护,那认真劲儿就象是在给自己家站岗,遇上不自觉的,他真跟人家招呼。

 

  我和媳妇不要孩子是早就定了的,可吕大妈不干,总是窜腾我:“老大,嘛不要啊?要了大妈给你看着。”饭后出去散步,能碰上许多象吕大妈、吕大爷那样的、和我父亲熟悉的老邻居,招呼后过去,你仍能感觉到他们那疑惑但确是善意的目光,甚至远远的就开始盯着我媳妇的肚子:怎么没动静?兴许快了。

 

  我们两口子都诡秘地笑了--你们等着吧。

 


 感谢  颜杉、小鱼、黎泽宁、六十年代人、山野百合、彩虹飞扬789等博友早先的评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