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生活变迁 |
最后一滴雨水刚掠过屋檐,孩子们便如出笼的鸟,纷纷飞出家门,你推我搡地撒起野来。牲畜们也跃跃欲试:母鸡拍打着翅膀;两只黑猪相互拱拱嘴,还哼起了小曲;小猫眯起眼,看看天,踩起了猫步。忽然,一声马叫传来,母鸡,猪,小猫,牛,狗,仿佛听到了号令,呼啦一下,都集合到了小街上。
立时,街上热闹了起来,孩子的嘻笑声,牲畜的欢叫声,此起彼伏,和谐温暖。
牲畜们还模特一样,在水泥路上昂首信步,落下的蹄印,一串一串,音符般,向前跳跃。跳着跳着,就有水迫不及待地逃进了杯状的蹄印里。于是,一个个浅浅意象的水杯,在大地上丰满了。然而,有些牲畜们的蹄印是不成杯的,像小猫,轻盈的脚步落下,朵朵梅花立时绽放,娇小而湿润。这正是,"闲向中庭写落梅"的意趣。
当然,"水杯"有大有小,有深有浅。猪和羊留下的,小而深,蓄着满满的水,一副脚踏实地的样子。驴和马踩出来的"水杯",其矫健的姿态,浅浅的斜度,折射出它们的负重和责任。宽大有序、稳重有力的"水杯",是牛儿的杰作。余下的雨水四处寻觅,极渴望一个港湾来停靠,牛儿适时赶来,踩出一行人性化的"港湾":蹄印处的漏口,便是码头,雨水由此而入,欢欣,跳跃,荡漾,直到静若处子。
孩子们会故意把自己的的脚印留在牲畜的蹄印旁,但注定是成不了"水杯"的。即使注进了雨水,也是极浅的,经太阳一照,立时便干了,像一只旱船。但若是把小脚丫留在了牛儿的蹄印旁,便有文章可做了:暮归的老牛,牧童的歌声,彩霞满天,短笛悠扬,渐行渐远……
我极喜欢牛儿抒写的"水杯",把脸凑过去,天空,白云,绿树,倒映其间,天更蓝了,云更白了,树更绿了。自然万物忽然透明起来。瞅见"水杯"中的自己,随波荡漾,虚幻简单,我竟觉着了天地了然,风轻云淡的旷达,仿佛自然是我一个人的,或者说唯我一人是自然的。
有一次,看到"水杯"中的白云掠过我的发梢,我忽然想起了小姥姥:小姥姥不是我亲姥姥,是姥爷的续妻,比姥爷小14岁,外乡人。姥爷的暴躁,儿女的疏离,使得小姥姥仿如局外人。每当小姥姥感到委屈和孤苦的时候,总要对着院子里的一碗清水,梳理秀密的发。浅浅的水里,搁着阳光和蓝天。过后,小姥姥变了个人似的,一脸祥和与平静。当时的我弄不明白,一碗清水怎么就能照亮她的内心呢?
"水杯"中的白云掠过我的发梢,我方能体会到天地了然的旷达。小姥姥定也在一碗清水中看到了她所渴望的和谐之美。由此想来,"雨余蹄道水如杯"的妙趣,便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