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游记 |
分类: 我行我诉 |
近日去广西南宁走了一遭,从北海到涠州岛;从南宁到大新再到德天瀑布。这一路,美景俯拾皆是,且不提,我想说的是广西大不同,即广西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风景逸事。
一、给水果加点辣椒盐
在北海街头,瞅见乳头一样圆润紫红的扬梅,我的味觉苏醒了。
上前,也不问价格,买了一斤,准备离开,卖扬梅的小姑娘拦住了我,确切的说,是用一瓶辣椒盐拦住了我。她问,佐料要不?我愕然,吃水果,还要蘸辣椒盐?她笑,试试吧,很好吃的。生在北方的我,觉着这种吃法挺新鲜。但我还是摇了摇头。
晚上,在北海闲逛,一个水果摊位吸引了我,只见芒果,扬桃,番石榴,还有一些我不认识的水果,被放在玻璃瓶里,腌制着,其鲜嫩纯美的样子,仿佛被关在水晶棺里的公主。我决定做一回英雄,救出"公主"。
于是,我用两块钱救出了几个"扬桃公主"。正要享用呢,贩主提醒我说,辣椒盐呀,蘸着吃,很美味的。这回,我没有摇头,我决定广西一下。
我手抓一块扬桃,蘸过辣椒盐,便往嘴里送。水滴滴的扬桃汁融在嘴里,爽脆可口,酸甜微辣,等所有的味过后,我的小嘴开始痉挛,那是美味带来的快乐感觉。
尝试圆满成功。
和贩主聊起来,才知道给水果加辣椒盐的原因:一是能缓冲水果的酸涩味。二是当地人的口味需要,其味觉对比很丰富。三呢,便是当地盛产水果,腌了,可当饭菜吃,极为方便。
我最欣赏第二个原因:味觉对比。这分明是在享受生活呢。
二、涠州岛的仙人掌
涠州岛是中国最年轻的一座火山岛。岛上和海滩边除了各种奇美雄险的火山石外,还遍布着勃勃生机的仙人掌。四季常开的仙人掌花,黄的,粉的,其高贵烂漫的气质,给这座粗犷的火山岛凭添了几分柔美。然而,仙人掌大气皆真的风范,又仿佛这个岛上生生不息的子民。
野生的仙人掌,以其可以燎原的野性,在崖头,房顶,路边,石缝间,火一样漫延着。漫延成一道风景,一种生活。风景是为游人准备的,生活是给岛上人过的。于是,仙人掌不但开了花,还结了果。岛上人称它们为仙人果,岛上人卖仙人果给各地的游客吃。
熟透的仙人果是紫色的,汁液滴着玫瑰的红色,谁能拒绝爱情的颜色呢。于是,小嘴凑了过去,亲吻初恋一样的专注。等酸甜的味道掠过舌尖,嘴唇早已被擦红了,仿佛两瓣玫瑰花,娇艳欲滴。再看手指,也被染成了玫红色。因了这种染色作用,在过去,仙人果被岛上的女子用来做妆红,每逢女子出嫁,必用仙人果描唇,饰甲。所以,仙人果也称为新娘果。
如此故事,造就了仙人果人性化的美丽。于是,我也买来几只,坐于树下,剥皮,轻咬,酸甜过后,海腥味袭来。久生海边,仙人果早已有了海的味道。因着海腥味,我断定,仙人掌的确是岛上生生不息的子民。
我不擦嘴,一任两瓣玫瑰花在风中娇艳。
还记得那首《外婆的澎湖湾》: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
在涠州岛,这首歌里的所有元素我都亲历了,唯独不见那位老船长。因为,船长"下海"了。我说的"下海",不是捕鱼,而是商海。
我住的渔民家,三层小楼,面临大海。我以为我可以实现我的两个愿望了,一愿面朝大海,二愿出海打鱼。
然而,我的愿望没有完全实现。渔民家已不再打鱼,以接待游客为生。我不甘心,问老板,你家附近,有没有出海打渔的。他笑,没有,都改为家庭旅馆了。捕鱼,太辛苦,也担风险。我无语。他又补充说,如果想体验出海捕鱼的生活,可以到岛上的渔民家。
我终没有和渔民一起出海打鱼。虽说此"下海"和彼"下海"在形式上完全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都在"海"上搏浪,努力着打拼自己的生活。
四、珊瑚石铺就的环岛路
北港,有着最多、最白的珊瑚石。多的,连环岛路都是用珊瑚石铺就的。
骑着单车,行走在环岛路上,防护林伞一样,擎着,把阳光挡到了海面上。这时,我发现了众多的珊瑚石躺在路上,就像冬天里,窗户上结的冰花,美丽静然。
我记得我在潜水时,脚触的地方,遍布珊瑚。这样想来,走在珊瑚石铺就的路上,便等同于在海底漫游,多有创意,且富有诗意的一条路。而我,早已抵达诗意的深处。因为,我从这条路里获得了宁致和温暖的感觉。
然而,对于岛上人来说,这条路和别的路没什么不一样,路而已,不会长出濑尿虾,也不会长出"香奈儿"。卖水果的渔民淡然地说:这里珊瑚石多,要铺路,正好,它们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