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orldchineseart.com/yishushi/images/200411195711.gif
我的前生是个小尼姑,法号亦了。
我有种不能结婚的病,唯一的出路就是与佛与伴,母亲说那才是我真正的家。于是,十四岁那年我被送到了青台痷,刚巧《红楼梦》我已看完,贾宝玉出家了。
青台痷座落在青台乡的半山坡上,被十几棵高大的松树包围着,从山下望去,能看到小庵的一堵白墙,山是掩藏不住它的,它也什么都掩盖不住。庵院里小径幽幽,松影暗暗,完全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
青台痷不大,里面还栽着两棵槐树,每年槐花开的时节,整个青台痷甜熏熏的,一阵风吹过,甜香味被送到了山下乡人的小院,让他们也想起了青台痷淡淡的香火。
青台痷只有我和一个老尼姑,他法号空尼,她的眼睛善良而深远,让人一看便想起菩萨的那双慧眼,她不苟言谈,却对我极其关切。
经常从山下往青台痷送菜的是一位伢子,他黑黑的皮肤很光溜,褂子外面露着的胳膊肌肉很发达,闪着月亮一样沉熟的光泽,那光泽引得我迎接他的目光清澈的能拧出水来。
时间长了,我和他相熟了许多,却只说过一次话。
他用几乎是虔诚的语气问我:“请问您的法号”?
我忍不住有些想笑,答道:亦了。
接着反问他:施主的名号呢?
北屋,他的语气依然是死硬的虔诚。
北屋,我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却红了脸,挑着菜担下山了,带着山风带着青台庵的素静。
我想,他出生时,定是他家的北屋刚巧建起。出于纪念性且又简单好记,他的爹娘便给了他北屋这名字。
青台痷里供放着一个欢喜佛,是一个俊美的金刚搂着一个仙若风骨的女菩萨,彼此的眼里是至纯,至真,至美,至空的爱幕。那是俗世间的爱所没有的内容和简单。我爱极了这个欢喜佛,爱能让佛间的仙女和菩萨都为之目空一切,爱是佛间的升华,是无欲无肉的最高境界,最高的爱就是无爱之爱,而这个欢喜佛是佛家的博爱,是冰清玉洁的爱,不是人世间你生我死的恩怨。
据空尼师太说,这欢喜佛主要产自藏族,是很久以前云游此处的游方大师留下的,欢喜佛有很多种,却都是一种意境,爱的无边和佛的宽广。
许多来上香的香客瞧见这欢喜佛都是一脸鄙屑,唯有送菜的北屋除外。他眼里闪着圣洁无暇的光,满是向往之情。就如那欢喜佛上空罩着的一圈柔淡却浸人心的光环。每每这时,我都会一手合十,一手拈花,微笑着若菩提,而他就在我的菩提树下乘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