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与愚昧的冲突——读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2024-02-25 15:33:23)
标签:
杂谈 |
文明与愚昧的冲突
——读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对于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可谓无出其右。一众小说大腕几乎无一不向这位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大师顶礼膜拜,甚至认为马尔克斯堪称中国当代“寻根文学”的精神乳母。但是我想说的是,《百年孤独》被解读为“寻根”其实是一个深刻的误读。仔细通读全书就会发现,它虽然写的是家族史,但家族史并不等于寻根史,两者只是一种表面的相似。所以,莫言、余华、陈忠实一干人等尊奉马尔克斯其实是认错了祖宗。寻根文学的指向是回到过去,以复古为旨趣;而《百年孤独》的指向是面向未来,以开新为指归。小说的基本情节概括起来就是拉美民族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文明与愚昧的冲突。而其所谓孤独其实是先知者的孤独,马尔克斯显然不是为孤独而烦恼,恰恰相反,他是一种自负与享受。哥伦比亚作为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国家,最先接收到了西班牙殖民者带来的文明信息,同时,背靠着北美大陆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体系,使得它的现代化开始的进程与美洲大陆是同步的,即使在今天,哥伦比亚社会经济文化的发达程度也是不容小觑的。所以,我们面对小说的所谓“魔幻现实”,绝不应理解为“愚昧落后”,而是把它看做现代小说的叙事技巧,它是以一种更有想象力更具后现代意味的方式记录了拉美民族的心灵秘史。而就小说的叙事技巧而言,许多中国作家好象只看到了《百年孤独》开头那一句话,莫言的《红高粱》以及余华的《兄弟》都有套用的痕迹,似乎还没有人关注马尔克斯的哲学。
小说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历史,本质上却是一个小镇走向现代化的进程。马孔多从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到行政管理的介入,再到工业文明成果的到来,一百多年里,这个小镇不断遭遇外来文明的入侵和时代发展的生拉硬拽,火车和工业为小镇的人们带来了繁华与狂欢,但也使其饱受资本主义的摧残,3000多名反抗的工人被集体杀死却只一人知晓,在历史的滚滚车轮面前,人类所有试图阻止其发展的努力都成了螳臂当车的悲剧。即便像布恩迪亚上校一样南征北战、名震四海,百年后也依然被人遗忘,在历史的演进中化为灰烬。在布恩迪亚家族的所有成员中,第一代人霍·阿·布恩迪亚和第六代人奥雷连诺·布恩迪亚是最为聪慧、最为出色的。两者都是无辜地沦陷人孤独之中的好人。前者由于天才的想象力超越了大自然的创造力和人类科学认识的极限,从而步入高高在上的神秘的无人之境;后者则由于命运安排他成为家族的最后幸存者,同时也是不受欢迎的人,因此而备遭孤独的折磨。霍·阿·布恩迪亚创建了马孔多小镇,而奥雷连诺·布恩迪亚则在破落而孤寂的家宅中宣布并目睹了自己与之同归于尽的马孔多小镇的毁灭。他们的孤独本质上是一种先知者的孤独。
布恩迪亚家族的两代孤独者——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和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本质上都是深陷于文明与愚昧冲突的漩涡中而无力自拔,追求真知的人往往是孤独的。他们的想法得不到理解和认同,他们只能和自己有着最深的交流。老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以开拓者的精神开辟并建造了马孔多,他向往外面的文明,可是在尝试开辟沟通马贡多与外界的通道中,无法取得他人的理解,最后只好求助于科学实验,远离人群,成为第一代孤独者。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属于天生的孤独者,自小就有着不同寻常的智慧和先知本领。同时,他的孤独也来自于在对自己发动的战争的反思以及饱受战乱的人们的怨恨,尽管他不断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正义。最后,和老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一样,他重新回到实验室,孤独终老。如果选择盲从,人云亦云,那么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和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就不会遭受独处的孤独了。但是就因为他们有着超出一般人的先进思想,他们才得不到理解,也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所以,无论他们的想法是有多么的正确,他们也只能退出那个愚昧、落后的马孔多,回到自己孤独的世界里。霍·阿·布恩迪亚和奥雷连诺·布恩迪亚这两位布恩迪亚家族中的杰出代表分别象征着人类的科学探索阶段和文明堕落的时期。在《百年孤独》中,个人的命运和孤独体验编织成了一部家族史,这个家族的孤独主要就体现在,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冲突再现了拉丁美洲人民无所适从的精神境况:这里的人民在自己的家园里却成了陌生人。在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下,西方文化成为拉丁美洲文化中的权力话语。随着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的传入,各种西方文化话语相继侵人了马孔多:法国妓女们“那种出色的技艺改变了传统的爱情方式”,她们“发起了血腥的狂欢节,一连三天使马孔多陷入了疯狂的状态。”读罢《百年孤独》,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思考就是如何面对传统文化。人类社会真有所谓本土文明与外来文明吗?马尔克斯究竟是在接纳外来文明还是在拒绝它?我对小说的解读就是马孔多小镇最终接纳了西方文明,尽管先知者们孤独终老,但文明的大趋势还是如期到来了。在本土与外来文化之间,在传统与现代文化之间,文明必将战胜愚昧,文明与愚昧是衡量一切文化的最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