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识之研究

(2023-10-15 05:37:34)
标签:

杂谈

史识之研究

史识,即读史所得到的见识。绝大多数人对于历史的爱好仅限于听故事看热闹而已,拿评书和历史剧当历史,热衷于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之类的演义八卦,这不叫读史,仅能算对历史的入门。就好比喝酒不是为了解渴一样,""不是"",要想谈论读史的史识,光了解人物事件不行,关键是自己要能从中得到思想。本文讨论读历史的三重境界。

读史的第一重境界是超善恶。真正读懂历史,最起码的一个认识就是人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拿《封神演义》当历史的人可能会认为周文王好的不得了,而商纣王坏得不得了;可是如果你去读正经书《淮南子》,《孟子》,可能会发现商纣王也不像小说里描写的那么变态;如果你去读《史记》,可能会发现周文王也许不像小说里描写的那么神圣;如果再去读更早的《左传》,《尚书》,你的最终结论甚至可能是周文王和商纣王,这两个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还真不好说。

中国人一向喜欢用道德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然后非得整出一个忠奸善恶来,然而真实历史完全不是这样的。较早把政治斗争中很难区分好人坏人这个思想在老百姓中普及的可能是电视剧《雍正王朝》,其实这个片对雍正还是有点故意美化。等到《走向共和》出来以后,大家思想彻底崩溃,发现怎么李鸿章慈禧也做有道理的事啊,一直到最近开始有人呼吁给秦桧平凡甚至批评岳飞,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超善恶就是玩权术。很多政治人物,比如张学良,非常喜欢读《明史》,大约也是出于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意思。当今在这方面深有心得的学者当属吴思先生,他的《潜规则》早已深入人心成为现代汉语新词汇,其跟后来的《血酬定律》的合订本,叫做《隐蔽的秩序》,副标题"拆解历史弈局"。达到读史的第一境界的人,他的思想已经进入不知道善恶的状态。

读史的第二重境界是明大势。如果说达到第一境界的已经是人中之俊杰,达到第二境界可谓凤毛麟角,因为只有把历史读通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只有把握了天下大势才能真正理解那些历史人物。达到这一境界,不但不会去划分好坏人,而且会发现用道德标准去评价历史人物其实没什么意义。比如说武则天。大多数人可能对武则天的"面首"问题最感兴趣,并以此来批判她;第一境界的"历史学人"会从宫廷斗争角度去评论,总结一个女人怎样称为女皇,怎样屠杀异己。但是如果你看的是天下大势,就会更加注意尽管当时朝廷上腥风血雨,老百姓的日子其实过的还不错。看天下大势首先要看大局。中国史书特别爱写宫廷斗争,而对经济和社会的大局描写不够。要把大局放在前后历史中去看。三国的天下大势不是什么“分久必合,合久比分”,而是中国统治集团从贵族阶级到士族阶级过渡的大局中的一个插曲。如果把握了这个大势,就会更加注意袁绍和荀彧这样的人,而不是吕布和貂蝉。易中天《品三国》讲述了这个天下大势,其境界显然远高于宫廷斗争。研究天下大势的人根本不会在意朱元璋杀戮功臣,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和推动八股文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但是把握天下大势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历史学界根本没有定论,只能靠个人自己体会。中学历史课本其实一直都在强调天下大势,但郭沫若的那一套把中国分成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理论到底对不对?郭沫若从个人品质入手去分析李自成兵败,《甲申三百年祭》到底有多少道理?很难说。再比如说八股文考试,现在主流意见当然是它限制了人的思想。但八股也有积极的一面,就是确保了公平。八股就好比GRE考试,是一种尽量确保公平的"能力"测验,这就确保了来自海南的人也能在官场有一席之地,就好比说中国大陆学生GRE成绩普遍超过美国学生一样。兴一利必生一弊,真正选择政策真是如履薄冰。达到读史第二境界的人,他的思想已经进入了不知道对错的状态。

读史的第三重境界是纯思辨。这是一个纯粹历史逻辑的演绎。前面说的两个读史境界其实都有点以史为鉴的用意,而真正的主流历史学家,实际上认为古为今用毫无意义,历史没什么用处。政治家特别喜欢引用历史来说明今天的行动。但历史学家会告诉你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古人遇到的情况根本不是你说的那个情况,他们采取的行动也不是你说的那个行动。甚至历史学家还会告诉你,这位古人是否存在也有争议。西方哲人有一个说法: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还有一个说法是:历史是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代修史的人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他们对本朝和前朝的落笔是精心拿捏过的。

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大意是报纸上的东西可能除了名字是真的,事情都是假的;而小说里的东西除了名字是假的,可能都是真的。所以用水浒传分析江湖斗争一点问题没有。真正的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不带有功利目的,他们只是想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史书也是人写的,司马迁也有主观情绪,拨开历史迷雾去分析真实情况,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达到读史第三境界的人,他的思想已经进入了不知道真假的状态。不知道善恶,不知道对错,不知道真假,一问三不知才是真正的历史专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