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九九”,是重阳节又是老人节,就决定与夫人共度重阳,尊享老人节日。毕竟在一起已经度过了40个春秋,相携相扶,相濡以沫,从艰难困苦到年丰岁足,跟头半脑地走过了多少人生之路,而且还要“拉着你的手,继续跟你走”……嘿嘿,以一介摇头晃脑、吟诗作对的劣质文人的粗浅认知,这是个符合人文情怀的硬道理。
然则却没有“踏秋”的实际行动,更没有登高的骇人之举,要知道,作为“恐高症”人群,“登高”和“望远”不可同日而语。便作罢!
当然,插茱萸亦未实现,虽然“辟邪翁”的功夫了得,据说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云云,但每年到了此日却了然忘记,就把“辟邪求吉”交与了自然,傻子睡凉炕,凭着时气撞吧;簪菊花也决然不可行,白发翁妪头鬓一朵小花儿,颤颤巍巍的,便油然想起了《水浒传》中那位蹲了“木驴”的王婆,怎么看都不是什么正经角色。
丢不起那老脸!
于是,中午便约夫人去小区路口的海鲜酒店。有些许的踌躇,毕竟小老百姓的日子,一脚踢不倒的几个大子儿的退休金尚得小心着花销。但转而考虑到四十多年、结婚前的信誓旦旦,便硬着头皮去了,还要装得牛皮哄哄的,一副大款模样。
一切都按战前的部署进行,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鲍鱼、生蚝、九兔鱼、扇贝等等大快朵颐,大闸蟹亦不可或缺,把个服务员小先生、小姐姐嚇得两眼放光——两个老“败家子”,这是不过了的节奏?
我们倔犟地昂着头,全不顾没有底气的“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之犹疑和悔悟不时作祟;抚摸着被海鲜们闹腾起来的腹部,那微微干瘪了若干容积的钱包,似乎也强鼓着肚皮,八点尴尬地打着哈哈,俨然中国人民很(银)行的自嗨状态。
呵呵,这就是生活。大不了明天接续着喝粥吃咸菜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