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外景
台儿庄是与华沙齐名的二战古战场,山东枣庄市所辖;
乾唐轩是一个源自台湾的知名陶瓷品牌。
这二者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只要你去过台儿庄,就不可能不知道乾唐轩。它们是我去年底山东之行的倒数第二站,虽然停留短暂,但印象深刻、感慨颇多。
四年前,乾唐轩董事长于春明夫妇来我馆参观,陕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刘德林会长介绍我接待,临走时,我送了他们一本我2006年画展时的小画册,随后于先生电话说是他欣赏我那幅解读金文“和”画的创意,希望我将此作品创意在陶瓷产品的使用权授予他们在山东枣庄的公司,协议很快签订,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乾唐轩,了解了这个创立于1987年,以汉唐艺术为题材,将现代设计理念和手法融合,以专利的日用陶瓷技术,创立“活瓷”
品牌系列产品,并将其网络辐射到全球的这样一个企业,感受到这位先生对文化人知识产权的尊重,感受到他不同于一般商人的远见,此后我们成为朋友。他或他的朋友来西安我乐于接待,他也多次邀请我到枣庄做客,我却因忙几年未能成行。
还有一个插曲,就在我知道乾唐轩不久,我去浙江为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的陈列作评审专家时,接待方杭州正野设计公司送给我们的礼品,就是乾唐轩的活瓷杯。这次山东之行我刚好顺路,联系后于先生将他从台北回枣庄的时间提前一天接待我。
说来也巧,我获悉他已回枣庄,也将我从济南到枣庄的高铁提前到上午,那天一下高铁就看到于先生等在出站口。我说,你这么忙,叫司机来就行了,何必劳此大驾,他说,还有一位客人,从上海到枣庄,巧在就晚你几分钟,正说着话,就看见一位老外也出了站,一行人迎上去接上商务车,于董女儿做翻译为大家作介绍。原来这位老外是意大利一家著名的品牌推广公司的老总,于董说请这家公司为乾唐轩在欧洲市场营销作策划,此前已有该公司两位来枣庄拍照产品几天了。这位老总是专程来看看明天就走。一路上,老外兴奋地拍着沿途的风景和路边的小摊贩。于董介绍说枣庄是一个资源枯竭城市,要发展只能走旅游路子。
我寻思我对枣庄的印象停留在少年时看铁道游击队电影时所知道的,靠铁路、有煤矿。但现在煤挖完了,看得出沿途的村庄并不如山东其他地方富裕。到了于董的厂子,看到门口装修很一般,不像我们国有企业那么气派,下车见过厂子一干人员,由于快下班了,于董安排我们先参观,带着一行人去车间,看到这个厂子内部规模不小,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很高,制陶的各个工序门类齐全,既有批量化生产的品种,如活瓷口杯,又有适合不同档次的要求的精品。最大的感受,是他们的产品既有古代特别是汉唐艺术基因,又不同于传统的造型和色彩,如将唐三彩马的烧成高温釉,色彩也吸收现代的元素、使人喜闻乐见。我们出车间后,看到着工装的一队队员工才开始离开,原来转为等我们参观而延长了下班时间。
中饭在厂子里吃的,于先生说是工作餐,但当一盘盘丰盛的大菜、螃蟹上桌后,才知道这实际上是个家宴。
下午于先生安排办公室专人陪我参观,车行不远,先看台儿庄战役纪念馆,拍了一些照片,又去到新修复的天下第一庄——台儿庄参观。虽然由于时间关系,只能走马观花,匆匆浏览。但不看不知道,一看的确震撼,这里恢复了台儿庄在二战前的原貌,每一个建筑前都有一组四幅照片:战前的面貌、战后的废墟、修复前现状、修复后照片。为这个理念拍手叫好!
没想到这个大运河边的古庄落,竟然有着如丽江古城般的美丽!
看到就在这个第一庄的第一家店铺,就是乾唐轩的专卖店。佩服于先生的远见,因为纪念台儿庄战役是在抗战60年后才火起来的,对客观事实的承认是这些年才有的,所以两岸的政要都曾到这里来过,乾唐轩作为在枣庄市最大的台资企业,自然就肩负了两岸交流的历史使命。
晚饭在枣庄市一家五星级餐厅,于先生做东,和他的家人、厂子高层、还有来自台湾的设计顾问招待我和三个意大利朋友。
席间,意大利朋友问我对他们国家的印象,我们说到文艺复兴三杰,说到诗人但丁,我说我读资本论时只记住马克思在扉页里引用但丁的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时,意大利朋友说;我用意大利语将但丁的原话朗诵一遍你听听,“炉的古瓦拉里的洛洛,买个瓦礼拜芭莎!”引得众人一片掌声。
开席前,为答谢于先生,我将一张彩墨画《长安朱雀》送给乾唐轩于董,祝他们的事业更加红火!几年前我曾送过莫言这张画,结果他获了诺贝尔文学奖;相信不出几年,乾唐轩产品一定走红全世界。

台儿庄战役纪念馆的简介

台儿庄修复后的城门

城内街景

修复后的台儿庄城内第一条街

台儿庄街景

修复后建筑前的说明

修复后的古建之一

街口的第一个店铺

于董一家陪客人参观车间,女儿是翻译。

电窑生产线

加工车间

半成品

于董的家宴

乾唐轩的陶瓷产品

乾唐轩的陶瓷产品

乾唐轩的活瓷产品

《长安朱雀》作者与于先生夫妇合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