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蔡昌林
蔡昌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8,817
  • 关注人气:2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凌烟阁功臣图的考证与复原

(2008-11-24 17:29:55)
标签:

大唐

功臣图

考证

复原

分类: 大唐开國二十四功臣

凌烟阁功臣图的考证与复原

蔡昌林


引言


凌烟阁功臣图系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为褒彰开国元勋,太宗自己作赞,褚遂良题阁,命阎立本绘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尉迟敬德等二十四人于长安皇城凌烟阁内。此事新旧《唐书》均有记载,刘肃《大唐新语.褒锡》亦记,杜甫诗《丹青呤赠曹将军霸》中“凌烟阁”句,使此事留传千古,妇孺皆知。而画家阎立本更是无人不晓。由于凌烟阁毁于战乱,二十四功臣图亦只见于史料文字记载,而无具体图像可稽,现存仅有宋人游师雄刻石拓像残片四幅,也已无法辩识,成为中国美术史上一大憾事。

2003年秋,笔者参加了正在建设中的大唐芙蓉园景观及装修项目的概念设计论证。在和刘蔚中、周天游先生讨论该园主体建筑紫云楼装饰内容时,提出了在回廊中复原大唐开国二十四功臣图的方案。

有趣的是,由张锦秋院士主持设计的紫云楼建筑在回廊预留的壁画位置26块,而凌烟阁功臣图24位功臣加上唐太宗赞和褚遂良题正好是26个。

这个创意提出后,首先受到张锦秋院士和韩冀先生的首肯、不久也得到芙蓉园建设决策层的认可和肯定。一种非我莫属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使作者开始了这个项目的前期考证,实地考察、传记撰稿、复原和创作设计。

一、二十四功臣名单

首先从确定二十四功臣到底是那些人开始,而最直接最权威的资料就是唐太宗的诏书了,此文不长,照录如下: 

“自古皇王,褒崇勋德,既勒铭於钟鼎,又图形於丹青。是以甘露良佐,麟阁著其美;建武功臣,云台纪其跡。司徒、赵国公无忌,故司空、扬州都督、河间元王孝恭,故司空、莱国成公如晦,故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征,司空、梁国公玄龄,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士廉,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敬德,特进、卫国公靖,特进、宋国公瑀,故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志玄,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弘基,故尚书左僕射、蒋忠公通,故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节公开山,故荆州都督、譙襄公柴绍,故荆州都督、邳襄公顺德,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光禄大夫、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故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故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故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勣,故徐州都督、胡壮公秦叔宝等,或材推栋樑,谋猷经远,绸繆帷帐,经纶霸图;或学综经籍,德范光茂,隐犯同致,忠谠日闻;或竭力义旗,委质籓邸,一心表节,百战标奇;或受脤庙堂,闢土方面,重氛载廓,王略遐宣。并契阔屯夷,劬劳师旅。赞景业於草昧,翼淳化於隆平。茂绩殊勋,冠冕列辟;昌言直道,牢笼搢绅。宜酌故实,弘兹令典,可併图画於凌烟阁。庶念功之怀,无谢於前载;旌贤之义,永貽於后昆。”

按:此文《旧唐书.列传.长孙无忌》和《全唐文》均有记载,时在贞观十七年(643年)。宋代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亦收入,几种版本基本一致,只是赞语部分略有不同。《全唐文》中更将日期具体到二月二十八日。

“勒铭于钟鼎”的例子,从出土西周文物《多友鼎》、《毛公鼎》和《商卣》的铭文上已得到印证,由此可见“褒崇勋德”的传统始于商周。

“甘露良佐”指公元前51年,汉宣帝命将西汉霍光等11位功臣画在麒麟阁事,《汉书.苏武传》中有“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上。”句。从记载看麒麟阁位于长安未央宫。

“建武功臣”则是指协助东汉汉光武帝刘秀重兴汉氏江山的二十八员大将。后来在民间传说中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下凡转世。

李世民这位开创了梦幻般王朝大唐帝国的一代君王的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从这篇诏令中即可略见一斑。这个行动,绝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出于维护大唐王朝政治大团结的需要。

唐太宗钦定的名单中,有十二位文臣,十二位武将,而当时已逝世和活着的也恰好都是十二位。此时,魏征刚刚去世,而到底要不要废掉太子李承乾也是令李世民头疼的问题,已有迹象表明,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侯君集很有可能也和太子搅到一起,这些都是李世民制定这个名单时考虑的因素。他要为大唐王朝的长治久安作出一个念功旌贤的开明典范。这个举动,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个事件也是唐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并且唐代后来的君王在此基础上有所继承和发展。

二、凌烟阁史料

凌烟阁史料中记载颇多,它位于西京皇宫内东北角的三清殿旁,《唐两京城坊考卷一》西京.宫城段有“神龙之北曰功臣阁、凌烟阁。”句,其下有一段注,照录如下:德通鉴引《阁本太极宫图》:延嘉殿之东为功臣阁,功臣阁之东为凌烟阁。与《大典》所载《阁本图》合。贞观十八年画功臣像于此阁。段志玄碑:贞观十六年,图形于戢武阁。未知即凌烟阁否。又唐俭碑有凌烟阁字,叙于陷贼庭前,其事在高祖时,则阁之建也旧矣。后唐应顺元年(934)修凌烟阁奏云:阁在西内三清殿侧,画像皆北面。阁中有隔,隔内北面写“功高宰辅”,南面写“功高诸侯王”。隔外面次第画功臣题赞。 从这段话以及对照两《唐书》中有关记载,我们似乎可以认定,唐高祖武德年间,就已有专门图功臣像的表彰行为,也就是说,就已经有了陈列这些图像的建筑,唐太宗贞观十七年的这次图功臣像,其规模和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尽管唐高宗时期也有增补和调整,但都陈列在凌烟阁则是没有异议的。

刘肃在<大唐新语.卷十一.褒锡第二十四>中对这个事件记叙的更具体;“贞观十七年,太宗图画太原倡义及秦府功臣赵公长孙无忌、河间王孝恭、蔡公杜如晦、郑公魏征、梁公房玄龄、申公高士廉、鄂公尉迟敬德、郧公张亮、陈公侯君集、卢公程知节、永兴公虞世南、渝公刘政会、莒公唐俭、英公李勣、胡公秦叔宝等二十四人于凌烟阁。太宗亲为之赞,褚遂良题阁,阎立本画。及侯君集谋反伏诛,太宗与之诀,流涕谓之曰:‘吾为卿不复上凌烟阁矣!’”

三、人物图像的考证

图像的考证是凌烟阁功臣图复原工作的重点,功臣图作者阎立本,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临潼县)人,出身贵族。其父阎毗北周时为驸马,因为阎擅长工艺,多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隋文帝和隋炀帝均爱其才艺。入隋后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兄阎立德亦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父子三人并以工艺、绘画驰名隋唐之际。阎立本的绘画艺术,先承家学,后师张僧繇、郑法士。据传他在荆州见到张僧繇绘的壁画,在画下留宿十余日,坐卧观赏,舍不得离去。后人说他师法僧繇,人物、车马、台阁都达到很高水平,连昭陵六骏的造型,也出自阎立本之手。阎立本除了擅长绘画外,而且还颇有政治才干,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即在秦王(李世民)府任库直,太宗贞观时任主爵郎中、刑部侍郎。高宗显庆元年(656年)阎立德殁,他由将作大将迁升为工部尚书,总章元年(668年)擢升为右相,封博陵县男。当时姜恪以战功擢任左相,因而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说。这种才能使得他在初唐画坛上具有无人能比的地位,由他来担当这个项目责无旁贷。况且,在此之前,他曾成功的完成过为李世民的幕僚画像的任务,《十八学士图》深受唐太宗赞许,那么由他来完成这个念功旌贤的国家艺术工程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在中国美术史中所有能查到关于阎立本的介绍中,几乎都提到他创作凌烟阁功臣图的事,但图像均引自宋人游师雄根据唐摹本的刻石,遗憾的是,这批刻石现在只剩下两块四人。保存在陕西麟游县博物馆,当笔者根据文献线索找到麟游县博物馆考证时,才得知其中一块已于1991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开馆时征调到我馆收藏。


凌烟阁功臣图的考证与复原

(宋人游师雄令刻功臣图碑与拓片)

其造型风格与出土的唐墓壁画还有和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比较,应该是最接近唐风的摹本。

但当年由阎立本绘制的二十四功臣图到底有没有留存下来呢?我从各方面试图寻找线索,通过网上搜索,找到清人刘源所绘的版画《凌烟阁功臣图》,尽管刘源继承了明末大家陈洪绶的画风,在人物造型和线条上有相当功力,但从服饰和造型风格上却没有依据,纯粹是明代的服饰加上个人对这些功臣的理解,距唐风相差甚远,不是我们所要的。

凌烟阁功臣图的考证与复原

(刘源画魏征图)

这时,我还意外的发现了一条线索,是在互联网上检索的,一个华人网站上写到,有一位住在纽约叫林辑光的华侨,收藏一套“由唐太宗亲自作赞、禇遂良题字,阎立本画的24功臣图”,当时我发现了这个消息后,非常震惊,想要是把这一套图像复原出来,那应该是最权威最准确的凌烟阁功臣图了,况且,如此图不谬,则中国美术史将应改写。于是开始寻找,从2004年的7月份开始一共发了七十多封电子邮件,但都是泥牛入海无消息。时不我待,芙蓉园开园在即,我只好在参考阎立本其他人物画造型的基础上,从唐墓壁画中去寻找相关人物造型依据,这应该是最直接最准确的参考。我所供职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里,就收藏着包括初唐李寿墓、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章怀太子李贤墓以及永泰公主李仙蕙墓等几十座唐墓揭取的几百块唐墓壁画原作,可以仔细的观看揣摩,这对我是近水楼台,如确定唐俭的形象时,李贤墓壁画《礼宾图》中那个鸿胪寺的官员,从造型、着装到神情直接可用来参考。

凌烟阁功臣图的考证与复原

(李贤墓壁画《礼宾图》)

快到年底的一天,我又下意识地翻动自己的书架,突然,一本叫《纽约闲话》的书映入眼帘,里面竟有一篇介绍林辑光先生的文章,而且,这本书是我在西安曾经接待过的一位美籍华人叫做易水寒的作者题赠的。我立即和易先生联系,峰回路转,到了这个时候,事情终于有了眉目。易水寒先生的助手说,林辑光先生和易先生是非常好的朋友,而且我要问的那个凌烟阁功臣图,他们在他家也看见过。只是不知是否是我所找的。易先生答应帮我联系,并告诉了我林先生的电子邮箱,那幅千呼万唤的唐代阎立本的《凌烟阁24功臣图》或者它的摹本,就这样会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吗?当我找到林先生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有没有这个事情已经不重要了,而在这种寻找过程中那种“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给人带来的兴奋,才是最为深刻的感觉。这个过程已经取代了我的结果,我甚至不敢知道结果。当我接到他亲自打来的国际长途,通话近一小时后,我不无遗憾的告诉他,他收藏的这几幅可能不是。后来又收到他传来的图片后,更确定了这个认识。事实上,阔别中国文化氛围多年的林缉光先生对历史上这件记述简单、语焉不详的《凌烟阁功臣图》产生了某种错觉,他收藏的那组画并不是阎立本作品的摹本,而是宋元以后才出现的《历代先贤图》。

凌烟阁功臣图的考证与复原

(林辑光先生收藏的历代先贤图)

虽然结论是残酷的,但林先生不远万里帮助后学的精神让我震惊,而且他从容接受事实真相,坦然面对结果的大家风范更令人钦佩。

至此时,图像的复原工作已快接近尾声,这是因为大唐芙蓉园要在2005年4月开园,而紫云楼回廊的壁画必须在春节前完成,根据去昭陵和有关初唐文物景点考察的印象,除了从有关文物上寻找造型依据外,再从有关典籍中找出与主人公相适应的唐代人物图形,同时对刘源画过的功臣像中部分比较成功的造型加以改造而采用。所有图形按照原大百分之六十的比例在熟宣纸上勾出白描稿,再扫描成电子文件存档。经与人物传记文本以及边饰合成后用工程打印机出成原大图纸,提供给石工过稿錾刻于镜面花岗岩上。

四、褚遂良题阁

题阁书法家褚遂良,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生于长安。史载此人博涉文史,尤工书法。唐太宗曾经说:“虞世南死后,无人再与我论书法。”魏征便推荐褚遂良,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酷爱王羲之书艺并在书法上有很高造诣的唐太宗,看了褚遂良的书法,大为赞赏,遂召到身边,令其侍书,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累官至中书令。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后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屡被贬职而死。他的书法初学欧阳询,继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融会汉隶。其特点是:正书丰艳,自成一家,行草婉畅多姿,变化多端,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颜真卿亦受其影响。《唐人书评》称褚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传世碑刻有《同州三藏圣教序碑》、《伊阕佛龛记》、《孟法师碑》等。

唐太宗选择褚遂良为凌烟阁功臣题阁,不仅由于他的政治地位,更是因为他是当时书法艺术修养最高的书法家。由他来为这样一个国家工程题字应该是最佳的选择。

如果将褚遂良的字体用于新复原的二十四功臣图中,既能还原历史的真实,又彰显了褚体书艺,必然为这个复原增加文化含量。这正是我们的艺术良心所追求的目标。

集字的历史古已有之,大雁塔下的《圣教序碑》,就是当年唐太宗命褚遂良用王羲之的字体集成,也因此有了千金求一字的典故。

二十四功臣的传记每人一百多字,加上诏令和前言,四千多字全部用褚体集成,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开始考虑过请对褚体有造诣的书法家完成,但后来担心一是现代少有具唐楷功力的书家,二是因当下稍有成就或名气的书法家润格不菲,无法支付此项经费而放弃。集字难点在于,一般现成的电脑字体设计基本上依据视觉等大的原则,而书法艺术的整体布局因作者的书写习惯和即兴发挥,其大小结体各异,直接用来组词显然是不行的。

综合考虑,采用电脑集字办法完成。当年我教过字体设计课程的西安美院2002级装潢班学生尧明侃、李娟、胡丽君等十多位同学的积极参与,使我下了最后的决心,这些学生对电脑设计图像处理软件的熟悉,使集字过程提高了效率,经过分工,一部分人负责从各种字帖里找字,几个人专事扫描输入,再由专人用ps编辑修正,使之达到锐度,不仅要在原始单字存档时做到大小一致,更要在整句排列时,按照褚体结字规律,做到视觉统一,需要揣摩唐人书艺布局行文习惯,找出其中意蕴,不能按物理大小简单处理造成生硬而失去唐风。好在Corel Draw 软件的强大功能提供了这种调节的方便,我让学生先把图中需要的版式行距字距制成格子模板编辑时衬为底图层,然后按内容逐一填充文字,由于每一个字系一个ps过的 fhotoshop(psd)格式独立的文件,背景透明且大小可调,就为进一步调整提供了方便,经过反复比较调整直到满意后,去掉底层格子,一篇章法、布局、结字优美的传记文本由此产生。

这种利用现代电脑设计技术复原古代书法艺术的尝试,使得过去敢想不敢做的事变为现实,其中难点在于既有繁重的体力劳动,又有复杂的脑力劳动 ,由于繁简字的问题,常常为确定用那一个字而费力费神,有时还得求教专家才能肯定,如魏征的“征”,唐代有“征”“徵”之分,皇后的“后”与后来的“後”还有唐代你字的写法也和现代有异,为求准确,只能细致再细致,推敲再推敲,考证再考证。对有个别实在找不出的字,则利用褚体偏旁造字完成。

五、功臣人物传记考证

二十四功臣的传记考证,是这个考证和复原中耗时最长的一项工作,因为从麟游县博物馆和我馆收藏的宋人游师雄命以唐摹本刻石的拓本看,每个功臣图的题字内容是以赞语出现的,而现在我们要复原的功臣图,就画面构图形式与内容并且考虑到观众需要而言,应用小传来取代赞语。

原以为这历史上早有定论的二十四个人物传记搜集整理起来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具体工作时,才发现在权威的《辞海》中,只收有长孙无忌等十一人,而且对这些人物的记录有相当一半多人语焉不详,甚至错漏。

怎么办?只能找来新旧《唐书》,寻找归纳,先将所有资料和传记汇编起来,再略缩成统一体量、文白兼用的语言形式,此项工作的难点一是古籍中的几种版本对有些功臣的生卒年岁记载不一致,还有古今地名不一致等等,自己先根据唐代其他史料和有关辞书、出土的墓志铭,以及当代学者相关著述决定取舍,并逐一验算,还真的发现了问题,比如程知节的生卒,《中国历史大辞典》的《隋唐五代卷》中《程知节》词条记其生卒年代是(?——655),而陕西师大历史系牛致功教授认为公元655是永徽六年,这一年,程知节肯定健在。牛教授根据新出土的《程知节墓志铭》云:,程知节“以麟徳二年二月七日,遘疾斃于怀德里第,春秋七十又七。”推断卒年应是665年,和新旧唐书记载相吻。纠正了大辞典的错误,但牛先生标注程知节的生年时,却定为593年,实际按此推算,生年应是589年。如不是牛先生算错了,则应该是该书印刷校对之误,二者必居其一。

关于古今地名不一致的问题,通过查找有关资料,和请教专家解决。为了保证刻在花岗岩上的这些功臣的传记准确,我必须尽量做到准确,所以反复修改,订正,再请历史学家校点、把关,先后由西北大学唐史研究所杨希义教授、韩伟教授及本馆研究唐代历史的王世平教授、杨东晨教授都对文稿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特别是杨希义教授四次审稿,亲自动笔修改,第五稿时终于敲定。用杨教授的话:“这个稿子,已经应用了并且达到目前学术界对这些功臣研究的先进水平

凌烟阁功臣图的考证与复原

乙酉年农历三月三日(公元2005年4月1I日)傍晚,大唐芙蓉园开园仪式举世瞩目,在芙蓉园西大门的庆典现场,当西安市长宣布大唐芙蓉园开园时,被云层遮住了一整天的西方天上,恰好露出了一块的湛蓝湛蓝的晴空,而西斜的太阳正好从中透出一缕灿烂阳光,就像是专门设计好的,照亮了开幕式的现场,照耀着金碧辉煌的紫云楼。著名主持人朱军即兴随口说出: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天显灵!这是西安人民重振大唐雄风的壮举感动了上苍!参加开幕式的所有人见证了这一瞬间。这个梦幻般的场景为我们的工作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2008年11月14日于寻源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