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写给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教授的公开信。
鉴于自明天即2013年8月31日起,将由2013级新生陆续来法大(昌平校区)报到,鉴于随新生报到的还将有其家长,为了给法大新生及其家长对这个211高校中最“袖珍”的校园不是特别坏的第一印象,特别是考虑到车多人多而只开放南门而很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故我作为法大在编的一位普通教授,特在此郑重吁请黄进校长责成张柳华副校长,安排保卫处自明日起,非正式开放东门。
注释:
[1]此前的《我观法大》系列,分别是《一件小事——我观法大(之一)》,学术批评网2007年3月16日;《关于研究生毕业论文“打假”问题——我观法大(之二)》,学术批评网2007年5月1日;《学术讲座的热与冷关于研究生毕业论文“打假”问题——我观法大(之三)》,学术批评网2007年6月13日;《“用脚投票”—— 关于研究生毕业论文“打假”问题——我观法大(之四)》,学术批评网2008年1月10日;《“社区自治研究”为何不能成为“通识教育”选修课?关于研究生毕业论文“打假”问题——我观法大(之五)》,学术批评网2008年6月18日;《为什么不建一个湖光塔影的新法大校园关于研究生毕业论文“打假”问题——我观法大(之六)》,学术批评网2008年8月15日;《如何维护中国政法大学的学术声誉?关于研究生毕业论文“打假”问题——我观法大(之七)》,学术批评网2008年10月23日;《关于创办“中国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的初步建议关于研究生毕业论文“打假”问题——我观法大(之八)》,学术批评网2008年12月21日(该文写于2007年7月12日);杨玉圣:《何谓“大使馆副馆长”?——我观法大(之九)》,学术批评网2013年1月15日(其中第一至第八篇,曾合辑为《以小观大 大学为大——我观法大(系列)》,收入拙著《学术共同体》,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25-244页);《如何把有限的办学资源效益最大化?——我观法大(之十)》,学术批评网2013年5月31日;《如何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我观法大(之十一)》,学术批评网2013年6月5日;杨玉圣:《如果我是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我观法大(之十二)》,学术批评网2013年8月17日。
2013年8月30日21:28
于法大逸夫楼办公室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发布 2013年8月3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