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这个8月,对于温州来说,很不寻常。温州大地上的人们一直在惊悸中度过,先是10日的10号台风“桑美”的侵袭,苍南一带逾百人不幸遇难,房子倒塌8万多间,许多人在这次灾难中家破人亡。虽然有政府部门和各方救灾支持,仍难抑哀痛之情。接着是18日凌晨瑞安女教师戴海静坠楼离奇死亡,令人扼腕叹息之余,重重疑云压在人们心头:是自杀还是他杀?如果是自杀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疑点?如果是他杀,犯罪嫌疑人为何依然逍遥法外?在这一事件中是否真的存在法与权势的较量?
戴海静是瑞安市三中的教师,今年28岁,1999年从浙江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瑞安市第三中学任英语教师。她美丽,开朗,敬业,深受学生爱戴。8月18日这一天突然香消玉殒,她从家中5楼窗口坠落,身上仅穿一套贴身内衣,头颅开裂,现场惨不忍睹。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深爱着她的亲人、好友以及她的学生都无法接受。她的学生更是反应强烈,上千学生身穿白衣上街游行,为他们的老师喊冤。
他们不相信她会自杀,提出许多疑问:
他们不相信她会自杀,提出许多疑问:
一、戴出事的前一天,还千叮咛万嘱咐要学生们背好单词,第2天过来听写。她还笑着摸摸某位的头“警告”他要好好背单词。一个想自杀的人怎么可能还会开玩笑开得那么轻松呢?
二、她是一个爱美的人,如果要自杀的话,怎么会只穿内衣裤?她会让自己死得如此难堪吗?
三、如果是自杀,为什么是仰卧的而不是俯卧?
四、她的孩子还那么小,她很爱她的儿子,怎么可能会丢下他不管?况且她是一个有记日记习惯的人,轻生之前怎么会没有留下遗书?
五、她的丈夫谢某与她同在一个房间,竟然说自己睡着了,什么也不知道。
六、据专业人士分析,在五楼跳下,按常规,坠落地点应该在离窗口几米远的地方,不该是离窗口15米之远。(自杀案件中很少有人会采用狮子钻火圈的方式从窗口跳出,常见的往往是踩踏板凳、窗台、手握持窗户等等,甚至有些案件自杀者会在窗户长时间徘徊,这就可能留下相应痕迹,而房间内的物品等等对案件的性质往往也有提示作用,这些是屋内的;另一个重点是坠落地点:从高中物理我们知道如果死者被人高速从窗口推出,落地点会相对较远。据说戴老师的头部是撞在花坛的,我不知道这个花坛离窗口的垂直距离有多远,2、3米问题不大,有可能是死者向外蹬窗台或者坠楼过程中体态翻转所致,但是如果隔了条10多米的道路,那就值得怀疑了。——摘自一位法医博客)
七、事情发生后,她丈夫家的十几个保安围着他们的卧室,说是为了保护现场,可是她丈夫的姐妹与家人却在里面整理卧室。她平时装满东西的手袋,只剩下一只手机。他们不想让别人看到什么?
八、她的身上到处都是淤青,身体四肢没有骨折,而头部却脑浆迸裂。一个活人坠楼本能的反应应该会用手脚抵挡一下,她怎么会是头部落地?
出事后,虽然公安机构已经介入调查,但对结果人们还是忧心忡忡。谢某的家族是瑞安十强企业,在当地有很好的关系网。他们感到无助,一些传闻更加深了他们的担忧:据说有领导暗中参股该企业;据说谢某扬言要花一亿元摆平这件事;……
相信事情终有真相大白的一天。结论无非只有两个:自杀。他杀。如果事实像谢某所说,他睡着了什么也不知道,戴海静自杀的背后隐藏了怎样的精神谋杀?谢某说,我对她关心不够。一个多年毒打他的妻子的人只是对他的妻子关心不够吗?谁是造成悲剧的祸首?可惜人们无法控诉一个蓄意谋杀者在精神上对他人的谋杀!这才是悲剧所在,这才是让人心惊悚的根本。
相信事情终有真相大白的一天。结论无非只有两个:自杀。他杀。如果事实像谢某所说,他睡着了什么也不知道,戴海静自杀的背后隐藏了怎样的精神谋杀?谢某说,我对她关心不够。一个多年毒打他的妻子的人只是对他的妻子关心不够吗?谁是造成悲剧的祸首?可惜人们无法控诉一个蓄意谋杀者在精神上对他人的谋杀!这才是悲剧所在,这才是让人心惊悚的根本。
从戴海静坠楼那天开始,出事地点每天都有上千人前来观看,有远地的,也有附近的。我的少年女友说,村里许多人甚至一天去看两次,上午去过了,下午还要去。其实能看到的早就看到了,他们的心里除了惋惜,还有愤懑。他们不能做什么,只好一次次去看,在那里呆一阵子回来,和与他们有共同感受的人激动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这一切对整个事件毫无用处。
在温州,有几百万人在关注着这件事,他们每天都在议论,互相打探着新的消息,他们对这件事的关注程度,不亚于关注台风带来的灾难。因为天灾不可抗拒,而这件事给他们带来了有关社会问题的思考,他们是社会的一个分子,他们身在其中。
在案件未破之前,媒体不会再发布任何消息,因为媒体也有种种制度的制约。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任何过激的说法都是不谨慎的,因为文责自负。然而,我不得不对自己发出拷问:我们是否能漠视一个生命的悲惨死亡?我们是否仍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继续各自的生活?我不能!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沉默也是一种罪!
在案件未破之前,媒体不会再发布任何消息,因为媒体也有种种制度的制约。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任何过激的说法都是不谨慎的,因为文责自负。然而,我不得不对自己发出拷问:我们是否能漠视一个生命的悲惨死亡?我们是否仍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继续各自的生活?我不能!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沉默也是一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