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质疑钟摆之理论 欣赏睿智的生活
我非常欣赏叔本华所推崇的“一种平静欢愉的气质,快快乐乐的享受非常健全的体格,理知清明,生命活泼,洞彻事理,意欲温和,心地善良”的境界。我觉得,这种境界与他所说的那种丰富愉悦的“睿智的生活”也许是相通的。
然而,我又认为:叔本华推崇的“睿智的生活”,与他关于人生意义结论的“钟摆理论”似乎不够协调统一。既然“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这二者之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人们只有“痛苦”与“无聊”两种感受,何来“平静欢愉”的第三种感受呢?难道这是叔本华思想矛盾的一种表现吗?
我未读过叔本华的原著,更没有研究过其哲学思想。以上疑问只是随时想到的。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