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7日
星期六 晴
老宅院落种蔬菜
新楼顶上放烟花
我们抱着旭旭回到村子中间秀团住的老房子,妻与女儿二舅、希罕的小妹等人在堂屋的方桌上打麻将。
东屋地上打着稻草铺,地铺上堆着盖房子人们睡觉用的棉被。西间摆着一张木床、一个五斗橱、一台旧黑白电视机。除此之外,三间屋里显得空空的。希罕说她家买的一台大彩电搬在小叔子的屋里。
几年来,由于秀团全家人都外出务工,原先做饭的一间低矮草房扒了,院墙上还留着它的东山墙痕迹;厨房地基和院内的土地挖了起来,石板路两旁种上了菊花芯菜和大蒜;可能由于土壤瘠薄和没有施肥的缘故,它们长的瘦弱、发黄。
我和秀团夫妻在老屋门前的两条长凳上坐下。秀团拿出一个小本子,让我把他记的出礼人姓名、礼金数额都誊在礼单上;他再外出打工时,将带上礼单以便随时翻看,作为下次自己赶礼的参考。我对礼金进行累计,共收到104笔、8
010元。
天完全黑下来,整个小山村如同沉没在浓浓的墨汁中。希罕打着蓄电池灯照路,我们全家和女儿二舅等来到平房堂屋,丰盛的晚席酒菜已摆上了大方桌。“大支”广林以及本村秀团的几个朋友、希罕的两位妹夫已到了。按照本地习惯,妇女们——希罕和二姑、两位妹妹不上桌。
忽然,随着“嗵”的一声炮响,堂屋门口闪现出红彤彤的焰火光亮。我抱着外孙出门,看见秀团家新盖的二层楼顶上正在放烟花。旭旭昂起小脸朝夜空看着,听着空中传来的一声声震撼心灵的鞭炮响;我指着冲天而起、在夜幕中一朵一朵绽放的绚烂的花朵告诉他:“这是绿色的菊花”;“这是金黄色的迎春花”;“这是白色的玉兰花”;“这是大红色的牡丹花”……楼顶上,焰火一闪一闪的,映红了秀团的脸庞。希罕告诉我们说:“今晚我们庄还有一家盖房子放焰火;他家买的比我家还多。”
堂屋里。明亮的电灯下,秀团和大家共同举起了酒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