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旅行之0915,回“家”

标签:
回家苦恼担心温暖旅行 |
分类: 妈咪的文章 |
前言:
谢绝收藏和转载! 谢绝收藏和转载!谢绝收藏和转载!
LG“换岗”后第一次“正式”公出,此刻在魔都的宾馆里追剧;我也又找到了以往“一个人”的节奏和感觉,下班后简单“糊弄”一口晚饭,听着电视泡一杯茶,放松了身心后,坐下来码字回叙,顺便“备课”。
2024年9月15日 ,回“家”。
“仲秋”假期的第一天,清晨慢跑后和LG慢悠悠地吃了早饭,又慢悠悠地踏上了自驾回“家”的畅通大道,蓝天清澈,白云悠悠,一路驰骋,心情却并不轻松。
今天的计划是先去LG的家看望从养老院“闹”回家的婆婆,再去我的老家看望二叔和二婶。
秋天,在路上;我和LG都刻意躲避着“婆婆”的话题,有一搭无一搭地闲聊着,却又各怀心事,“蜻蜓点水”一般的负载表面上“聊”着。
我懂得LG的心思和纠结,不“将就”、不“迁就”的婆婆,总能找到“办法”呼风唤雨地“折腾”孩子们,LG是她首当其冲的“发泄”对象,尝尝毫无来由、毫无征兆地“大闹”一场,事后的借口都是外人不能理解的“蛮缠”,或者说是她自己的“伎俩”或“猜测”。
前几天在住得“很好很舒服”、尤其是让外地的子女们很放心的养老院闹得鸡犬不宁,院长劝了又劝、忍了又忍,终于放弃了“赚钱”的想法,极力催促子女们“领回家”,“要死要活”的婆婆达到了心里的目的,立刻喜笑颜开;但也同时开始了另一场“拉锯战”,频繁地电话,“这里疼那里不舒服”,要求“找保姆”或拽有工作的LG“回来养”她...。LG也是有苦难言,不知如何是好。
终于熬到了假期,冒着“被骂不孝”的尴尬、硬着头皮回去看看“不放心”的婆婆,一直在嘱咐我,也是在劝自己“少说话”“由着她说”,“不和她讲道理”...。
我俩互相安慰着、彼此鼓励着、时不时自劝或互劝着,也下定决心“忍着”,却仍然未料到婆婆的“厉害”。
果不其然,进了院门,婆婆就开始了“老调常谈”,各种“演”、各种“诉”、各种“条件”...,一切的言行中,都没有子女的存在,只有“她”,她的生活、她的感情、她的想法、她的....。我忍着,LG也忍着,笑着听她唠叨;谁知,即便我俩陪着笑脸,仍被婆婆“寻”到了“导火索”,也许是因LG一句“我们都忙,得靠你自己”的鼓励,也许是因LG提到了“不能请假”或者“都有事”的话,总之,假装“无事”的婆婆像点燃了信子火,顷刻间暴跳如雷,我深知还没闹明白为什么,她的河东狮吼就已明明白白第“冲”我而来:“我就是没本事,我要是有能力,我就把你们全撸了,我让你们上班,让你们忙...”,不出三句话,就又无事生非地甩出了“不孝子女”的帽子...。
LG也生气了,先是忍着,由着婆婆“发泄”;但婆婆的脾气,绝不是“见好就收”的人,更不是“为子女着想”的老人,而是“欺软怕硬”“踩着鼻子上脸”的性格,竟一发而不可收,满嘴“不孝”、满嘴“白眼狼”、满嘴“我自己死”...等不切实际、不堪入耳的信口开河,还把自己说得“信了真”,仿佛一向孝顺的LG真的成了“罪不可赦”的...。渐渐地,LG几乎要失控了,下意识地冒出一句“你怎么这样”的话来,走出了屋子,站在院子里气喘吁吁;我担心娘俩闹得不欢而散,也担心LG的高血压,强压住几乎要“喷涌而出”的愤怒,拉着LG的手,不住声地说“别说了”“听着”...。
LG终于没发出火来,强压住脾气,尽量用柔软、热情的语气“哄”着婆婆,顺着她的一切要求,一个劲儿说“好”“怎么都行”“你愿意就行”...婆婆才停止了“谩骂”,LG也才找到了机会“逃离”了自己心中的“家”,长嘘一口气,向着我的老家、奔着爱我也爱他的二叔二婶而去。
路上,LG反复自言自语“怎么办啊?”“命苦啊”“愁死了”...
;但也非常坚决地认定婆婆的“闹”,只是为了寻求“存在感”,不择手段、不为子女考虑,就是她骨子里的“自私”在作怪。
越接近二叔的家,LG的心情就越好起来,我也用“我家”的人与事唤醒他心底潜藏的爱和亲情;等进了老家的村头,LG就已彻底忘了刚才的苦恼,满眼满心都是“亲人”和“亲情”了。
二叔和二婶,一如既往,话不多,但很“暖人”;默默地,却视LG为子女一般; 温暖,在心中荡漾,也扫散了愁云和阴霾。
带着二叔、二婶的“舍不得吃的农家产品”回家,LG回忆着自进到我家以来的情感滋养和爱的双向奔赴,对比着自家的“不近人情”,几乎要热泪盈眶了。
人与人,血缘只是一条纽带;要想长久相伴,唯有“爱”才是保鲜剂。亲人之间,不能用“亲情”和“应该”来“道德绑架”子女,而只有“各有各的样子”,才能将亲情维系,互相温暖。
可怜的LG,无能为力的原生家庭之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