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敦煌》的故事(四)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敦煌在路上 |
《敦煌》第四集《无名的大师》看点
在敦煌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有多少大师级的艺术家曾在这里驻足。当年他们怀着怎样的热情和目的来到这里?仅仅是为了做几尊雕像,画几幅画吗?今天的人之所以称他们是大师,是因为他们对今天而言达到了大师的境界。当你站在一千年前的绘画线条面前,你不得不惊叹佩服于高度成熟的技巧背后,那份心中的宁静、高远和洒脱。之所以在我们这部片子里起名《无名的大师》,是因为他们在当时并不能在他们的作品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他们绝大多数被称之为画匠,是靠手艺吃饭的人,生活并不富足,地位也并不高。但分明从今天他们留下的那些墙壁上绘画,我们看到了吴带当风,曹衣出水。这些曾经在典籍上被大大推崇的记忆。还据说他们中很多人虔诚的信仰佛教,可以在一种禅定中得到菩萨们的启迪。无论怎样,今天去往敦煌莫高窟的人们绝大多数的目的是为了一睹壁画的风采。
今天学习绘画的人们把它视为艺术的圣殿,要去顶礼膜拜。我们在这部纪录片里推测出生活在元代的一位画家——史小玉。他可能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生涯。今天也有学者认为他不是一位画家,他可能是一位曾到过敦煌的游客。他似乎是极少数能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一幅绘画上的人。在敦煌莫高窟神秘的第三窟,从来不对世人开放,在那里有一副据说是史小玉创作的千手观音,那是一副举世之作,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在片中我们将向你呈现这幅堪称伟大的画作和史小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