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0后:请不要冲动!

(2008-05-30 02:32:54)
标签:

杂谈

分类: 影像记忆
http://imgcache.qq.com/ac/qzone_v4/b.gif

从5月12日开始,四川就开始聚集了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据说多达数十万人。我们摄制组刚到成都时,恰巧就住在志愿者们在成都的聚集区。每天,当高音喇叭里对志愿者们的广播在这个城市的上空响起,似乎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残酷的战争:人与自然的战争。

每天中午、下午甚至夜晚,都会听到这些80后志愿者们嘹亮而有力的歌声。他们排着队,举着旗帜,满怀热情地走在成都的大街上;或者坐在车里,走向救灾的第一线。他们的热情,让我这位60后的中年人感动。但几天下来,从不同渠道听到一些关于80后志愿者的消息,自己也看到了很多。所以,很想跟这些80后的志愿者们提几点建议,包括那些已经来到灾区的和未来的,还有已经离开的。

我知道,每一位80后的志愿者来到这里,都怀着一腔热血,一种奉献精神,一股干劲和冲劲。但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这里到底需要什么?这里到底有什么具体的情况?仅仅靠激情和冲动是不够的。很多志愿者来到这里,因为处处碰壁,没有机会充分参加到救灾当中,失望而归;有的因为和当地基层机构沟通不够,产生抱怨,伤心而去;更有的,不顾余震、泥石流等危险,冒险挺进重灾区,失踪甚至失去生命。当然,还有的仍然坚持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每天在极艰苦的条件下,超负荷的工作,精神和体力几近崩溃。
  对这些可爱可敬的80后志愿者们,我妄言,提点建议:

  1、不要盲目冲动,单凭热情去做事。在出发前,对灾区的需要和自己的所能,要有一个理性的分析和判断,要事先做出一个可实施的完整的行动计划,以及备用方案。甚至对灾区的实际情况要进行一个调查分析。

  2、要充分认识到这次抗震救灾工作的长期性和持续性。仅凭三分钟的热度是不够的。有的人在刚刚开始的几天里可能很有干劲,但面对真正一线的救灾,它将持续的时间可能远远超过我们的判断。大多数的志愿者都有自身固定的工作,能不能抛家舍业地坚守在这里,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时间规划和可操作性。

  3、要充分认识到这次抗震救灾工作的艰苦性和复杂性。能否较长时间适应灾区艰苦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对于志愿者们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我所说的艰苦性不仅包括生活的保障,还有人际关系的相处。我们的国家机关和部队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有序、高效地运转,在于有一个有力的后勤保障。而许多缺乏组织的志愿者,在灾区的吃住都可能成问题,长时间在一线,也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还有语言和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又对中国乡镇的各种关系的复杂情况缺乏了解,生活和精神上极容易产生双重压力,这将对很多志愿者造成一种“救灾综合心理创伤”。

  4、一定要按照政府的要求,有组织、有纪律、有保障、有目标、有计划,充分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善于及时了解和学习当地的民风民俗、基层组织的各类情况,深入了解他们的真正的所需所求,才有可能做好一个志愿者。

  5、在勇于奉献的同时,也要善于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超出自己身体范围能承受的危险行为,不仅给自己带来伤害,也同时给家人和朋友造成伤害。在灾区一线,尤其要注意采取一些防止感染传染疾病的措施,讲究卫生,及时消毒。在进入灾区工作之前,最好能进行地震灾害常识培训及相关的心理辅导。

  6、那些没有来到灾区的人们,无论捐钱捐物,献血,还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灾区的受难者祈福,这些所有的善举都是志愿者的行为。在这样的一个时刻,大家在各自生活的城市、乡村岗位上,认真、实在、高效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在生活中,有更多的宽容、理解和爱护,这同样是在支援灾区的人们。

  我的这些想法,是希望对已经来到一线的80后志愿者,以及想来一线的或已离开的,有一些帮助。祝福我们所有人,所有中国人,所有地球人,所有宇宙中的生命,都能早日走出这场灾难,好好地活下去。

  最后,想告诉那些曾经在这里受到伤害,郁闷、沮丧甚至失望地离开的80后志愿者们:只要曾经有过一颗曾想帮助别人的心就足够温暖整个世界。不要抱怨,不要怀疑,一切都将会变得越来越好。把这颗满怀激情和美好的心,转化在身边家人和朋友的身上,我们每一个都需要相互温暖。

http://imgcache.qq.com/ac/qzone_v4/b.gif    
 
 

                80后:请不要冲动!

                80后:请不要冲动!

               80后:请不要冲动!

(哥哥姐姐们,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看看这些孩子的笑容,他们的有的失去亲人,有的受到了极大的心灵创伤,但是在地震过去10多天后,他们就有了这样灿烂的笑容。(这几张照片拍摄于绵竹市新体育馆灾民安置点,时间是5月27日下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