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宫城记》连载之十五

(2007-01-10 14:33:19)
分类: 《宫城记》连载

《宫城记》连载之十五

 

据《清圣祖录》的记载,康熙八年(1669)三月,张德地还是采得楠木80株送到北京。康熙帝传旨:“著停止采取”,不足部分,“酌量以松木凑用”。所以我们现今已经很难看到真正的楠木,只有在极为险峻的深山老林中才能寻到这种珍贵材木。这些珍贵的木材,在永乐皇帝所组织的第一次采木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令人称奇的事情,一直流传至今。

 

《宫城记》连载之十五

 

永乐五年,四川屏山县的南现山被永乐皇帝特封为“神木山”,山中的祠庙留有永乐皇帝命令学士胡广撰写的碑文。根据碑文所述,采木官员宋礼是这样向朝廷描述大木出山的情形的:突然有一天夜里,山洪暴发,一株大木随着急流顺流直下,遇到有巨石拦路的地方,忽然发出象雷鸣一样的巨响,于是,巨石应声从中间裂成两半,大木从裂开的石缝中顺流直下,畅通无阻。并且翻山越岭,完好无缺,甚至连所经之处的草木都没有破坏。

 
《宫城记》连载之十五
 

《明史·宋礼传》印证了碑文的记载,“初帝将营北京,命取材川蜀。礼伐山通道,奏言得大木数株,皆寻丈,一夕自出谷中,抵山上,声如雷,不偃一草。朝廷以为瑞。”

 

《宫城记》连载之十五

 

这个神奇的神木故事,被堂而皇之地记录在明史本纪中,并被四处转载。朱棣命人开山修路,疏浚河道,将这批木料经由运河辗转运达北京,贮存在东郊。因此这个地方被人称作“皇木场”,共和国成立以后改称“黄木场”。

 

《宫城记》连载之十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