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敦煌在路上 |
敦,大也;煌,盛也。
敦煌,在2000多年前的某一天,这个名字开始存在于甘肃河西走廊的西端。西出阳关无故人。
今天的阳关是个土堆子,我第一次看到它时,这样想。 “马鸣风萧萧,落日照大旗”的历史情景应该就发生在它的附近。金张掖银武威;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古人描述得这些情景,都或多或少和敦煌和它周边的地域有关。有人叫它为沙漠中的城市,也有人称它为沙漠中的绿洲。
今天,它被沙漠和戈壁包围着。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地方曾被我们的先祖称为,敦煌,一个盛大的城市。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在这里制造和发生着许多文明的传奇。在距今近100多年的时间里那些来自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还有我们中国的许多学者和探险家一次又一次得来到这里,通过各种方式来解读它。解读2000多年来,这里曾经发生过像迷雾一般,亦真亦幻的许多神秘的传说。在事实和传奇之间,许多人来了,又去了。
“我决心放手一搏,宁愿冒点险,也要争取获得全部的藏卷,”这是1907年,一个叫斯坦因的英籍匈牙利人的内心独白。
“到敦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它肯定不是《天方夜谭》中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故事。我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为保护和研究举世罕见的敦煌石窟这个民族艺术宝库,一辈子在那里干下去,” 常书鸿这样说过。
“不得了!比我想像中不知伟大了多少倍。原定计划是來此三月观摩,恐怕留下来半年都还不够,”当张大千到了那里也这样说过。
我们现在离敦煌还有2600多公里。我们这一次的拍摄是从西安开始。这两天,这里的雾好大。我们的行程也很紧张,两天里跑了8个地方。每一个地方都会引起我的惊叹。惊叹什么?以后慢慢道来。
8个地方里让我心里开始念叨这样几个名字:竺法护、鸠摩罗什、玄奘。不过,郭长虹博士告诉我,别着急,这一路上你发现的人物还会很多。他的意思大概是告诉我不要轻易下决定。
2600多公里的路,2000多年的历史,看到的文物古迹大概会有上百处吧。但不知道,我们会寻找出多少历史中的人物。发现现实中的人物。就好像是在选秀似的。这些历史人物会在我的心中PK起来。到底是谁能更打动我的心,是谁会让我们更有信心得用影视方法去解读他们展现他们。
短短的两天,我还拍了很多的照片,接下来的时间会给大家一一展示一一解读,今天就先发两张,和大家一起看看吧。
摄像机的前方是汉长安城的城墙遗址,现在看起来像个土堆,它现在在西安城西边的郊区。
我们这次用的这个摄影机很牛,它是第一次第一天在中国进行实地拍摄。总造价超过600万人民币!牛掰吧。
城墙遗址上生长的杂草,“拍起来还真好看,”我们的摄影师李建明如是说。
郭博士从这些杂草里挖出几个汉代的小砖片来。
一个奇怪的工作队形:导演、摄影、录音、技术、场记、摄助,站在这个城墙遗址上,正进行拍摄。能看出来谁是谁吗?
挨着城墙遗址的敦煌寺塔,始建于1700多年前。寺里住的和尚,名曰:竺法护,当地人称他为:敦煌菩萨。我们的片子将会讲述他一生中几个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