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宫城记》连载三

(2006-01-08 00:49:14)
分类: 《宫城记》连载

第一章:朝堂谋划 皇尊初现

 

众所周知,北京是现在中国的首都。

但是,600年前的中国首都在哪里?叫什么?你知道吗?

 

《宫城记》连载三

 

《宫城记》连载三

 

《宫城记》连载三

 

《宫城记》连载三

 

《宫城记》连载三

 

140324,中国农历癸未年大年初一。这一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依然延续着自古以来的传统,度过他们一年来最重要的节日。

 

那时的春节,无论士农工商,都有着一种写贺年卡片的风俗。据《万历野获编》记载:“于每年元旦作字,必先用红笺庄书两语”。比如在卡片上写上“元旦开笔,百事大吉”之类,祈求来年都能够吉祥如意,就类似现在的贺年卡。

 

而很多人家在门口都贴一个红纸袋,专收这样的名帖,叫"门簿"。人们以此来互致新年的问候。这一天,正是明朝第三个皇帝朱棣永乐年号开始的第一天。

 

《宫城记》连载三

 

那时,中国的首都在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

 

《宫城记》连载三

 

当时的皇宫就在那里,据史料记载,象这样的宫殿,同时期在安徽凤阳还有一座。而在离它遥远的北京(当时还叫北平)却遗留着元朝时期的旧宫殿。

关于元大都的宫殿,一些专家认为,在1403年它已经被拆毁,只留下一些残迹。也有一些学者认为1403年还未被拆除,在过后的一段时间里它被改建过,随后才被拆毁。

 

农历正月十三(公元1403216日),朱棣在当时京师的南郊祭祀完天地,回到奉天殿,文武群臣行庆成礼。这时,礼部尚书李至刚等人提出了改北平为北京的建议,“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繇外藩,入承大统,而于肇迹之地,皆有升崇。窃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龙)兴之地,宜遵大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都。” 意思是说:自古至今,皇帝不论是起步普通百姓定天下,还是从京师之外的蕃王继承皇位,对于发迹的地方,都会有抬高地位的举措,臣下认为北平布政司,实乃皇上承运龙兴之地,应该遵循太祖高皇帝的中都之制,立为京都。朱棣当即答允下来。

 

在这之后的几个小时里,将北平改称为北京,成为王朝的第二个京都的一道圣旨昭告了天下,这个消息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传遍全国各地。

 

而就在这道圣旨发布的前前后后,一位我们今天仍无法知道姓名的太监,在朱棣身边,记载下了以上所说的这段事实。当时的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道圣旨的发布将要会引发一系列的事情,此后的中国将在激荡的变幻岁月中上演一幕幕精彩的故事,中国的历史也由此改变着。

 

《宫城记》连载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大容之美(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