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团结、顽强的德国撼动世界

(2006-07-01 19:22:24)
分类: 绿茵狼烟
   克林斯曼改变了德国,让这架中世纪战车在阳刚的同时兼具了阴柔之美,但昨夜,还是依靠着传统的日尔曼人的倔强,德国在前进的道路上把阿根廷踩在了脚下。
   当阿根廷人1:0领先的时候,主帅佩克尔曼学起了邻居济科,居然将进攻核心里克尔梅换下,企图守住胜势,然而德国人并不是软柿子,背水一战的德国人发起了潮水般的攻击。没有了里克尔梅的组织,德国人的压上显得更为坚决,通过中场更加容易。德国队真的是“打疯了!”巴拉克也真不愧为德国队领袖,进攻、防守到处可见他的身影。而在队长的带动下,德国队上下齐心,因防守不利让阿亚拉进球的克洛兹将功补过进了他本届世界杯的第五个进球,大有获得金靴之势。
   莱曼的出色发挥及卡恩的大局观是本场比赛最大的亮点,当点球决战前的莱曼平静心情时,卡恩的上前鼓励让全世界的球迷都为之惊叹,这还是那个争主力门将位置不惜与主帅闹翻的卡恩吗?卡恩与莱曼,两个世界级门将第一次将手握到了一起!莱曼扑出的两个点球应该至少有一个归功于卡恩。这就是德国,外战无比团结的德国!
   德国人的意志力是惊人的,从33岁的诺伊维尔到21岁的波多尔斯基,四位德国人将球毫无争议的罚进了阿根廷的大门,将阿根廷送回了南美洲。德国人良好的心理素质成全了他们24年来世界杯赛场上点球15脚连中纪录:
  1982半决赛 点球8-7(3-3)胜法国:卡尔茨,布莱特纳,施蒂利克(射失),利特巴尔斯基,鲁梅尼格,赫鲁贝施
  1986年1/4决赛 点球4-1(0-0)胜墨西哥:阿洛夫斯,布雷默,马特乌斯,利特巴尔斯基
  1990年半决赛 点球5-4(1-1)胜英格兰:布雷默,马特乌斯,里德尔,托恩
  2006年1/4决赛 点球5-3(1-1)胜阿根廷:诺伊维尔,巴拉克,波多尔斯基,博罗夫斯基
  
   佩克尔曼也许该为他的保守像济科一样懊悔,但性格决定形式风格。保守的老人即使在赛后也依然保守,在为两队赛后爆发的冲突做解释时,一味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作风不知道算是成熟世故还是软弱任欺。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德国人极为惊险的化解了阿根廷人的长矛,接下来他们还能通过意大利的钢铁防线吗?这将会是一场比德阿之战更为难打的战役。
  
   预言过德国与英格兰会师决赛,希望他们不要让我失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