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基金加油站 |
昨天在吃午餐的路上,有人派发宣传单,接过来一看,竟是华夏基金发行华夏回报二号基金的材料,看来基金销售的方式确实有向大众消费品靠拢的趋势。销售资料里的一条信息引起了我的兴趣,就是申购费率是2%,比起原来IPO基金1%的费率,所谓的复制基金的申购费率竟然上涨了100%!前几天发售的南方稳健2号也是同样的状况。
忽然想起世界杯时的一档电视节目《豪门盛宴》,以此比喻基金公司提高申购费率就很贴切。世界杯参赛队伍有32只,人称32强,但其实中间有很多都是“重在参与者”,真正能够引起球迷兴趣的,不过就是那么几个豪门,像巴西,阿根廷,德国,意大利,英国和葡萄牙,荷兰也算一个。这几个豪门是真正的最后冠军的争夺者,是亿万人民瞩目的焦点,是最后精神和物质上的胜利者。
这与基金行业有点相似,虽然目前市场上有50多个基金公司,基金数目有250多个,但真正能够参与到王者竞争中的,只有那么几家豪门,在我看来,这次提高基金申购费率,也是豪门之间的游戏。现在有一种说法,说是“优质优价”,好的基金就应该卖出高价,所谓的好的基金,就是前期历史业绩表现优良的。这种说法听上去也很对呀,一分钱一分货,但这种情况却需要仔细地、纵横捭阖地分析一下了。
提高申购费率(甚至于提高管理费)的说法,大概两年前就有了,但声音很小,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市场是熊市,买基金的人不多,最有名气的公司费九牛二虎之力也就卖个10亿,所以没有人敢说提高费率,甚至还有人想降低费率呢,今年不一样了,卖100个亿只需要4天,啧啧,基金公司笑逐颜开,所以就有公司讲了个“优质优价”的故事。但基金公司如何自圆其说呢?
一、复制的基金不一定就比IPO基金更优。任何投资基金,每一天面临的都是新的市场,老基金业绩好可以做为再投资的一个证据,但却不能作为复制基金也是优制基金的证据(请参考《复制基金:给谁的奶酪?》)。我认为,基金公司业绩好的基金(被复制的基金)如果要提高申购费还是有道理、有依据的,但提高复制的基金的费率理由却不能自圆其说。
二、对待老基金与新基金自相矛盾。基金公司一方面通过其它方式将老基金的持续申购费率打折(比如说网上交易),另一方面对新基金提高费率;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为了追求发行规模低三下四,在市场行情好、投资者有热情的时候趁火打劫,这种做法是自相矛盾的,对投资者是伤害的。
反过来,还要观察是否所有的基金公司都会提高申购费率,我猜想是不会,尤其是那些基金业绩不好、管理资产规模小、没什么名气和背景的基金公司,他们如果跟进,可能负面影响要大于短期所得,这只是那些“基金豪门的盛宴”而矣。从这个角度来讲,提高基金申购费率,对整个行业的优胜劣汰、重新整合倒是一个促进,只是,这种行业的重新整合,似乎来得有些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