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外行记者的嘴里 看到外行投资的悲哀

(2006-02-14 13:36:52)
分类: 基金加油站

前几天一篇《洋基金难敌土基金》的文章见诸各大网站,记者分析了去年底几家基金公司公司资产规模缩水,采访了投资者和相关专业人士,进而得出了洋基金难敌土基金的结论。记得2005年初,在合资基金公司取得了2004年和土基金的较量后,也有记者写了洋基金的好话,并发挥了一下,说是本土基金业面临着巨大挑战之类的话。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本无所谓什么洋啊土的,土基金公司也并非只和洋基金公司竞争,反之亦然。只是从记者嘴里说出来,难免在市场上引起一点风浪,本人看不习惯的是有的记者根本就是外行,还充大瓣蒜地在那里扯,采访了一个投资者说:与其让基金把钱存银行,不如自己直接把钱存入银行,还能省下给基金公司的管理费。刚刚赎回基金的侯先生说。这位侯先生本也是个可怜人,不太懂得基金投资,比如说,买货币基金是为了什么?获得高收益?当然不是,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基本是定位在低收益产品;如果像这个先生说的,自已存在银行真的比买基金强吗?也不是,活期利率是多少来的?零点几?一年定期是多少来的?1点几?扣了税呢?答案已经出来了,买货币基金没有高收益。那是为什么呢?货币基金为投资人提供了一个流动性前提下的相对高收益;你自已存银行,定期,流动性差,存活期,流动性好但收益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货币基金一定只是个人理财规划中扮演“过渡性存款”的角色,且个人投资者一定不会有大额投资到货币基金中,这才是理性的选择。

 

就这么简单个事,被这个外行记者写出来,不但鞭笞了洋基金公司、暴露了自己的无知者无畏,还误导了一大批可爱的老百姓,真缺。。。

 

由此,本人看到了投资者的悲哀,自己本就不怎么懂这些基金“东西”,原来买股票也基本是亏的“盆空钵漏”,还有这么一群外行跟在旁边瞎指挥,那点辛苦挣来的养老钱,早晚得给折腾没了,到时候,不知道这位外行记者还会写出个啥来,也许是“土洋联合#﹩*【%!

 

一地鸡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