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王亚伟先生的仓位
(2010-01-26 21:21:10)
标签:
基金股票仓位华夏大盘王亚伟财经 |
分类: 成功人扯 |
王亚伟在第四季度加满银行股,同时仓位接近上限,是近期媒体所津津乐道的事情。但是,一件事物要辩证地看待。例如,四季度末股票方向型基金的平均总仓位达到85.97%,创出历史新高,但背后是偏股型基金被赎回了921亿,因此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上升中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大额赎回而形成的被动上升。例如三季度末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为83.82%,而四季度净赎回比例就达到5.48%,在不考虑重仓股调整影响的市值变动情况下,仅净赎回就能够使平均仓位上升到88.19%;而四季度末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达到85.97%,要明显弱于理论上升幅度,可以得到两个结论:一个是基金重仓股整体上落后于大市的反弹,另一个就是基金较少加仓,局部上可能还有减仓动作。由于达到历史性的高仓位水平,也造成基金整体做多是有心无力的小概率事件,背景就是第四季度以来的二八转换千呼万唤不出来。
然而,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王亚伟作为资本市场的老手,大量出手低估的银行股实匪夷所思。当然,王亚伟先生在公开层面如此表述:“下一阶段,震荡格局将是市场主基调,华夏大盘基金将把估值的安全性作为选择投资标的的重要考虑因素,回避未来业绩增长无法支撑股价的高估值品种”。不过华夏大盘在今年的净值走势与银行股大幅下挫相映成趣,也说明:今年以来净值增长3.75%的华夏大盘,绝无可能仍然保持年报中金融银行股高达27%的比重(其中601398、601939、601328就占据净值21%,分别在年内下挫7.42%、3.94%、3.81%),而是在窗口期之后大幅减持了银行股,极有可能是在元月11日股指期货消息刺激的银行股大幅拉高过程中完成了减持。而这么做的内在原因,显然是为了震荡市场中取得先机,在对市场前景不甚看好的前提下,借助借助利好出局,并果断对其它基金的重仓品种进行压制,从而快速降低仓位,取得机动权。实际上,今年以来王亚伟先生的一些新布局也是战术性策略为主,并不遵循低估值投资策略,例如华夏大盘与华夏策略所参与的对600567的炒做,就是对一个相对高估品种,因为需要完成转债融资而不断释放利好的炒做过程,并且较好地利用了市场信息披露的窗口期,在市场的追捧中从容完成了出货过程。
从历史上看,王亚伟主要是遵循基本面的反转策略,是一种追求动态价值成长的积极投资战略,而低估型的静态价值并非其所长,因此,本次的仓位变更并不代表王亚伟背离了一贯的投资原则。同时,09年新布局的一些品种就有鲜明的王氏风格,并且做到不离不弃,例如医药主业增长+再融资支持的600252,受益于金融创新的需求快速成长的600570(但600570在第三季度的快速拉高中减持了1000万股,仍然持有800万股以上),受益于区域开发的000514,等等。而真正与主流价值观契合的品种如600348国阳新能,作为华夏系旗下多个基金的首席重仓股,在第三季度报告中,华夏大盘如此表述:“经过3季度的调整,股市整体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下一阶段,结构调整仍将继续,创业板推出初期能否平稳运行将对市场信心产生一定的影响。本基金将着眼于为明年的投资布局,发掘受益于经济持续复苏、估值合理的品种。”但实际上,借力于资产注入和研报推荐,在第三季度的600348炒做中,王亚伟出货非常坚决,至年底已完全退出前十大品种之列(对照昨天才疯狂清货600348的某基金,水平高下立见)。同样,王亚伟率先完成了对600866的价值发掘,并在第四季度借助提价概念成功出局倒货给招商基金。
人不可能拎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因此,我们更愿意相信王亚伟先生在坚定走自己的投资道路,当然,如果能够借助信息披露的窗口期娱乐一把大众,也是乐见其成的,对于 知名市场人士,也必须听其言,观其行,市场中本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
前一篇:个股研究:002340格林美
后一篇: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