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趋势和概率

(2009-06-14 14:24:01)
标签:

理财

股票

概率

公例

硬币

中国

分类: 操作心态

(乐趣于2001-10-22 00:59发表主帖以及各个网友的观点总结)

 

       我觉得,趋势分析和概率分析是证券投资分析的最核心内容。
       [淘股吧]
       
        趋势分析一般是滞后于市场,因为等看清楚了趋势之后,往往行情已经往一个方向运行了一段时间,我把信奉趋势分析者称之为“后知后觉”。“后知”固然遗憾,但毕竟还能觉醒,这年头有什么比活下去更重要呢?如果把整个市场当作一只个股,那么,我们每个人应该只是这只个股的价格接受者,而不要指望能够成为价格的制造者。尊重市场吧,因为趋势是我们的朋友。
       
        趋势是一种“大概率事件”,既然是概率,当然有些例外,而有例外正因为有公例。幸运儿有没有?当然有,就象买彩票。但是,他是不是就是你,那就得仔细斟酌。
       
        5。19行情发生一个多月之后,有个朋友因为赚了大钱很有兴致地去翻看行情到来之前的各大证券媒体,发现能够非常精确地预测到行情爆发只有一位不太知名的证券分析师,于是视之为神明,从此倍加关注。但却发现其后的预测基本上都是错的。问我为什么?我说,这就是概率。在下也在证券分析这一行当混了数年,却从来没有(其实可能是不敢)把自己的各个阶段的大盘走势预测和个股推荐进行综合统计,然后与市场走势进行比较。为什么?第一,怕挫伤自信心,怕从此之后不敢理直气壮地面对公众,面对投资人。第二,因为我太明白概率的含义,我从不奢望战胜市场,也没有这个能力,如果说入行以来还能算有所斩获的话,那是因为尊重市场。
       
        自从成为专栏作者之后,杨百万的文章是越写越臭,我基本不看。但今天偶然间看到他的最近一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倒是觉得还有点警示意义。他说:“沪深股市中的第一批投资者并不是被消灭在由当时的1500点跌倒700点的时候,而绝大多数是牺牲在从700点跌倒330点的过程中,这一事实对于没有经历过熊市的后来者应当是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是的,这一点我认同,当时作为营业部大户管理员的我,曾亲眼见过不下于10个当时的百万富翁被扫地出门,从此销声匿迹。当然,没过多久,“八一行情”爆发,又有一批勇士前赴后继地冲了进来。。。
       
       如此循环反复,如此周而复始,中国股市因此发展壮大,中国股市所以成了一个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的火药桶。。。

 

-------------------------------------------------------------

沪深股市中的第一批投资者并不是被消灭在由当时的1500点跌倒700点的时候,而绝大多数是牺牲在从700点跌倒330点的过程中”呵呵……

-------------------------------------------------------------

趋势分析一般是滞后于市场。
趋势是一种“大概率事件”,既然是概率,当然有些例外,而有例外正因为有公例。

-------------------------------------------------------------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股市是“政策市”,也知道人家美国有个什么“做市商”制度。把两件事一比较,其实,中国证监会不就是做市商吗?目前,为什么做市商不出面救市呢?因为,他们已经做不了做市商了,他们说了也不一定算数,如此而已。而其他政府部门似乎也不急,因为,股票跌了对他们来说,还只是小事。何况很多事还需要协调嘛。。。。

-------------------------------------------------------------

沪深股市中的第一批投资者并不是被消灭在由当时的1500点跌到700点的时候,也并不是是牺牲在从700点跌到330点的过程中,贪婪、恐惧才是他们死亡的真正原因。透支、不止损、缺乏耐心,这样的人不死谁死?

--------------------------------------------------------------

一个比较悲观的说法,中国股市的最大庄家——政策,正在撤庄了,因为控盘控不住了。想想真是可气又可怕,以前什么事情都由管理者说了算,现在一句“一切都有市场决定”就打发了。中国股民真是善良啊!套用一句“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是不是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股民,就有什么样的管理者”。
       
       还有一个也不乐观的说法,中国股市正在回补最大的“缺口”——中外股市的差距,这个缺口短期该不会封闭吧?否则,一切比想象的还糟。我想这是几年以来过度掠夺股市资源的报复,也是报应。类似于洪灾对于滥砍滥伐。
       
       股市在政策的眼里只是一个棋子,需要激活这个棋子来为“三年国企走出困境”服务的时候,于是就有了5。19行情。现在,这个棋子的作用开始变小,或者说使用这招棋的风险太大,于是就可以置之不理,但愿不要为了其它的利益使出“弃子”的损招。
       
       现在要考虑的问题是,如果政策决定救市,从何着手?能对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救市的代价多大?是否将会使挤泡沫的努力“前功尽弃”?还是螳臂挡车,没有效果?如果“冷酷到底”,坚决不救,有没有底?底在何方?何方?什么后果?后果?
       
       今天到现在才有时间看了一下盘,感慨很多,也很乱,先说这么多吧。

----------------------------------------------------------

同时另一批投资者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事情总是具有两个方面。
巴非特说过一句话:
一个想要成功的投资者起码要具备10年以上的证券投资的理论和实践,并有多次失败的教训。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股市的参与者都还很年轻。
年轻没有失败。

--------------------------------------------------------

我最近听到的唯一的“利好”就是-----某证券公司投资部经理转说的:“就给你们一年的宽限期,否则,一定要按章办事。”

----------------------------------------------------------

政策救市犹如饮鸠止渴,无非是为下一次的类似的股灾埋下种子。
现在下跌已经很难用政策打压来解释了。
其实正是乐趣兄说的趋势。
趋势----目前最流行的操作手法和判市依据。现在就是趋势在外力推动下的自我加强。
所以我觉得目前要关注的趋势推动力的是否衰竭和转化。
现在在人的头脑里已经产生了错觉-----市场没有底部。
然而市场最终会找到底部。

----------------------------------------------------------

利益问题还是最重要的,如果说在这次调整中国内机证券构受到致命打击,那么受益的肯定是国外机构投资者---在即将对抗的时候,对手就先衰落了,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如果国内股市就这么衰落下去或半死不活的,国内券商三、五之内怎么能达到和高盛、摩根竞争的规模和水平呢?
从这角度可以看出---为什么今年证券市场的争论如此激烈,为什么高层学者、官员对抗如此血腥。我认为,根本不是乙木说的“市场生存权”问题,更可能是“国内集团的生存权”问题。

------------------------------------------------------------

所谓概率,是发生的可能性!
一旦演变成趋势就已经不是概率问题了,更多的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活的东西了!会自我加强。

-----------------------------------------------------------

数学概率和股票涨跌概率不可比

判断股票的涨跌的结果(操作盈亏的结果)虽只有俩个,和投资者的赢利状况成悖论
        但是在你判断未来涨跌的时候中的过程不是完全均衡的
        其中有数不尽的情况和条件(和扔硬币来比掷硬币是纯物理的排除心理的等..大家都做股票我就不废话了)不存在完全均衡
       操作是个一系列的系统行为
        其实用掷硬币的观点看股票涨跌其实就是判断一硬币经过若干次反复碰撞之后的正反
        好比你在掷硬币之前去连续判断你未来第N次投掷结果直至最后一次的正反或者必须江硬币的每次碰撞判断准确
        期间错一次就失败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