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首拜阳明

(2009-01-07 02:23:51)
标签:

致良知

阳明

诚意

宁藩

财经

分类: 人性感悟
    因为对“知行合一”的新认识,有了琢磨王阳明的兴趣。
  
  知乃行之始,行为知之成。真知,在于行。
  中:内圣,喜怒哀乐之未发,入静而守仁养气。
  和:外王,发而皆中节,临事而不忧不惑不惧,知天地,育万物。
  养浩然之气,临危而不动心——涵养天性,即是中和——明心见性——心即性,即天理,即生生不已之仁——明心,即纯洁心灵。
  入静:仁者静,吉人之辞寡。入静是成仁的入门。以静净化心灵。静极而动,动极而静。静则明心,动也明心。境随心生,心外无物。
  临危而不动心——安排反手一击,败中取胜。敢担责任——成大事,有胆略。
  本着良知而行,其他一切,概不考虑。
  困而知之,知行合一,方为英雄本色。
  阳明禀性,我行我素,特别是重大事情,不愿受人调拨,不愿受似是而非的方略所制,愿意挑重担,冒风险,一切须“便宜行事”,干了再说。
  阳明固执而滑头,不变中有变。
  一举手,一投足,气质就出来了。
  心怀良知,富贵则行富贵之仁,贫贱则行贫贱之义,生则生,死则死。
  中节,很理想,但一次到位很难。在小过失中,不断调整,以至于中。
  工夫要从内到外,从本到末,从隐于内的诚意,到形于外的格物。
  中庸的工夫,只是诚身,诚身之极便是至诚。大学的工夫,只是诚意,诚意之极便是至善。
  大学的工夫是明明德,明明德是诚意,诚意的工夫是格物致知。
  以诚意为主,用格物的工夫,工夫始有下落。
  中年诚意,晚年致良知。
  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
  着实去致良知,便是诚意。
  着实致良知,而无一毫“意必固我”,便是正心。
  诚意:不畏险阻,决意向前。
  应物起念处,便是“意”。
  意则有是有非,能知意之是非,谓之良知。良知乃是非心。是非是好恶,知好恶,就尽了是非,知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又不正。欲正其心,必就意念之所发而正之。发善念,好之如好好色,发恶念,恶之如恶恶臭。正心诚意,必在于致知。
  刘宗周说:阳明将“意”字认坏,不得不求良于知。
  视意为念,意念发动有善有恶,须借助好善恶恶的意志把握方向,并用知善知恶的良知,明辨真伪。
  意发必有事,所在之事为物。格,正也,正其不正之心,以归于正。去恶为善。(他人为“求知识”)
  明明德,是“知”,心上工夫。亲民,是“行”,事上磨炼。
  心即道心,障蔽成人心,复理即正心。
  未发时,惊天动地;已发时,寂天寞地。
  阳明五十岁,由“天理”走向“良知”。
  阳明一生,讲习有真乐,政事亦学问。
  阳明老时,对学生说:愿为狂以进取,不愿为狷以媚世。
  良知具足,可给人全部的道德知识和情感需求,不须从外界获取。信任良知,遵循具足良知的要求做事,在实践中实现良知,即“致良知”。
  学静于阳明洞,得悟于龙场,大彻于征宁藩。多难殷忧,动忍增益。从天理到良知,学愈彻而立教愈简易。
  依此良知,忍耐去做,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进退,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一切外事自能不动。(信良知——致良知)
  先知后行——知行合一——静坐——致良知。
  那一点良知,是自己的准则,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他非便知非,瞒他不得。只要不欺他,着实依他去做,善便存,恶便去,是何等的稳当快乐!
  主管之心,客观之理,个体之情,融于良知。天理,去人远矣。
  常快活便是功夫。乐是心之本体。
  阳明老年时说:征宁藩之前,尚有些乡愿,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着覆藏。我今才做得个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说我行不合言也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