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与平衡2007.03.22
(2008-12-11 21:27:07)
标签:
财经经济a股金砖四国股市日本股票 |
分类: 成功人扯 |
中国向世界提供产品,日本向世界提供资金,美国向世界提供需求。中国的人工成本便宜、土地成本便宜、环境成本便宜,但人工、土地、环境都是非贸易品,不能出口,于是整合为廉价商品流向全球。日本在“失去的十年”中,实施所谓丝路利率,日圆和美圆之间巨大的利差催生大量“携带交易”,借了没有成本的日圆买成美圆,加上杠杆,不需承担任何风险就能赚一大笔钱。从资金来源和流向的路线来看,从日本流出来的钱,经过多次转折,最终流向了高回报的资产和区域,如有色金属原油农产品期货、金砖四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美国人口不是最多的,但市场却是最大的,寅吃卯粮的美国人消费能力极强,一种产品是否真正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成功,其标志就是看它能否在美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的产品、日本的资金、美国的消费,构成一个循环,驱动着世界经济。现在有些新的情况发生。日本在第二次加息;美国耐用消费品定单出现下降,房地产市场、抵押贷款市场的风险令人不安,退而不休的格林斯潘与贝南克大唱反调,预言着美国经济年底的衰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调控、关注环境、货币升值,廉价低端产品正面临着转型和升级。原有的循环遇到了一点波折,这波折使全球股市产生了不适应。其中,日本加息成为冲击原有均衡引发波动的直接因素。连索罗斯都这么说,那应该没错的了。
趋势的进行,是逐步的,要发生改变,也是逐步的。去年7月份日本的第一次加息,使得期货市场大幅下跌、金砖四国股市大幅波动;今年2月份日本第二次加息,全球股市打了一个大寒战。究竟日本加几次息、加到何种水平,才会彻底打破原有均衡、使得趋势逆转,无人可知。但大家都知道,必有一个点,过了这个点,趋势就会逆转,去新的水平上寻找新的均衡。而在达到这个点之前,原有趋势仍会继续。扭转之前的每次波动,都制造着新的盈利机会,都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也都会把泡沫吹的越来越大。在最后的铃声响起之前,谁都不敢出局。
股改、QFII、海龟上岸,A股与国际市场的联系益发紧密。机构们心里盘算着A股,一眼瞅港股一眼瞅美股。去年A股七八月份的横盘,未尝不与国际气候有关,现在的剧烈震荡,也与日本加息、美国经济数据不好分不开,虽然很多老外们说中国股市下跌是国际股市下跌的原因。这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谁都说不清。
去年炒大,今年炒小。大蓝筹的业绩仍然会增长,但它们对指数影响太大,涨太多会引来调控,作为基础仓位挺好,但今年的超额收益不能指望它们。打算去一些小行业里挖一挖,找一批小行业的龙头股弄个组合,不显眼、无公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