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情感 |
分类: 路过人生 |
2010年5月,我结束了一场春天的旅行,开始写我人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前妻来袭》。
最初的想法很简单,我想出一本书。
在此之前,我写了六年杂志,写了几百万字的东西,但我没写过很长的东西。写这部长篇之前,心里不是不忐忑。甚至很害怕自己半途而废。
害怕写出来的人物没个性,在写之前,我给三位女主人公设计了一下个性——酸、碱、盐(当年我化学学得很渣,没想到还会想到这个)。
颜樱是酸性的,脾气热烈火爆,不爽,会拿酒瓶砸人。当然,也是真性情,敢爱敢恨,重情重义。林朵渔是碱性的,有些慢热,外表柔弱内心坚韧,爱一个人很难,退出来更不容易。纪琴属盐,温和善良,会妥协退让,希望身边的每个人都好,自己却伤得很深。有了这样的设定,小说写起来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我写的故事是失婚没那么可怕。男人并非必需品。有,当然好,锦上添花,没有,也没北风怒吼那么惨。
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个女人的故事一点点生长出来,那段日子既开心又担心。开心的当然是写作的快乐。担心的是写出来,万一没处出版怎么办?
事实上,运气也不错。
这本书写到二万字时,红袖的老友夏夜跟我聊天,问我最近在干什么,我说在写长篇,她讲红袖也在做长篇,我讲我是出版文那种,不是网文,她说就是啊。然后介绍我认识编辑。
很快小说签了出版合同,紧接着被影视公司看中,卖了影视版权。
人是需要被鼓舞的。因为这些肯定,我后面才会一本接一本地写小说。
初冬时,我接到电话,说希望我改剧本。
那时我对剧本的概念停留在初中时学的《雷雨》片断里。我一度非常犹豫,但最后我决定试试。
买了剧本写作的专业书,临时抱佛脚。
三个月,剧本交稿。
之后,它一直在若有若无的消息堆里打着转。
而我,开始写另外的小说,另外的剧本。
日子匆忙,我甚至觉得我别的剧本会先于《前妻来袭》变成影象。
最后,还是它。居然还是它!
所有的突然之前,都伴随着漫长的伏笔。
这期间,北京的一位朋友给我很大的鼓励。如果没有她,我肯定不是今天的样子。
2015年年末,我再次接到强总的电话,说要重新开始做这个项目。阿里影业与中汇影视合作。
在这之前,这个剧本沉睡了五年。据说改过几稿,但都不是很让人满意。要改。仍希望我来做。
我很开心。这五年,我多多少少有了些经验。不再是当初的小白。
在上海,我见到了漂亮的制片人董姐和儒雅温和的徐总。
距当时定的开机时间只有四十几天。
为尽快进入工作状态,除夕夜我都在看剧本,整理修改思路。
大年初八,我飞往深圳。
深圳的三月已然温暖如夏。路边硕大的椰子树与棕榈树笔直笔直的,三角梅也开得异常火热,芒果树结着鸡蛋大的芒果。
我住进了公司给我租的二室一厅的房子里,除了睡觉时间都在对着笔记本用力。因为开机时间已经定了下来,掐指算一算,给我的时间不过一个月。一个月时间,改五十几万字的剧本,而且要符合方方面面的要求,光想想,就让人出一身冷汗。
但事情就是这样,畏难,就只有逃避。尽力去做,或许还能见一线生机。每天一集是我给自己的硬指标。也就是说一天要改两万字,有时也并不是改,要全部重新写。想想头都很大。
头大有用的话,就尽可以头大,但是,没用。唯有手指敲击键盘才是最真实的存在。
好在,我是个幸运的人。一路上都遇到很好的人。漂亮妞卉子帮了我很多。
剩下的就是坚持。
我习惯于夜里写作。每晚八点坐在电脑前,其实,一整天,电脑都在开着,不在床上睡觉,就在改剧本。这个人物要怎么样的说话状态,那个人物发生这样的事情合不合情合理,我和我的人物活在一起,他们在我的脑子里演的一场场戏落到文档里。有趣,也无比累。
我住的地方是个工业区,晚上仍然会有机器的轰鸣,也有近处一间KTV传来鬼哭狼嚎的歌声。热闹都是窗外的,我面前摆着一大壶绿茶,两片止痛片,然后开始指尖上的舞蹈。剧里面的人物命运起承转合全在我心里。夜里二三点,KTV欢歌的人们散场,有意兴未尽的,仍吼两嗓子,我动动酸掉的肩膀与手臂,看看窗外,窗外已是天青色。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洒水车经过,整个城市慢慢苏醒。而我,已筋疲力竭。
通常改完一集,再仔细看一遍,已是上午八点左右。红着眼开了邮箱,发出去,给卉子留了言,躺下睡觉。
那段时间,睡眠都被切成一段一段的。去公司开会,洗脸时,把牙膏当成洗面奶涂了一脸的事,我干了不止一次。
好几次,觉得自己无法继续,前路茫茫,深刻地怀疑自己真的能见到光亮吗?
颈椎病犯了,整个人僵直得如同商场里的塑料模特。头疼欲裂,有时坐电脑前许久都完全没法写出一个字来。最糟的是不适应气候,感冒了,咳嗽,整宿整宿地咳,一声不接一声,每咳一下,胸口如同撕裂一般。心里每天都有几万个放弃的想法,不写剧本,我照样可以悠游地写着自己喜欢的小说,写着专栏,我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我想要更多的人看到我的作品,因为,我想试试自己的能力到底在哪里,于是我告诉自己,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往前走,我们总归是离终点近了。
后来有句让我很开心的夸奖是,徐总说我是他见过的速度最快的编剧。那无异于小学运动会上跑过终点线老师奖励的一朵小红花。
快改完时,换了导演。那一刻,心境复杂到难以言说。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万一导演看不中剧本……
我百度了刘家成导演。导演拍过很多很棒的剧,他的一部新剧《我的二哥二嫂》正在卫视热播,拿了收视冠军。他拍过《铁齿铜牙纪晓岚》,合作的都是资深编剧,我很忐忑,害怕见过那么多大编剧的导演会看不上我写的东西。
王小波说,所谓痛苦,不过是来自于想要达不到。我的痛苦便是如此。还好,导演人很好,给的建议具体细微。
很多地方,他知道我写作时遇到了怎么样的困境,他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交给我。
也就是那一刻,我真正地安下心来。
刘导或许都不知道他所做的一切对一个新编剧来说多么重要。
2015年6月6日,《头号前妻》在深圳开拍,郝蕾、高亚麟主演。
2015年9月3日,全剧杀青。
2016年4月23日,安徽卫视、辽宁卫视同步播出。
这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处女作,也是我的第一部电视剧处女作。
我不知道我还会走多远。
我没想过我会出很多本书,更没想过有一天,我的小说会被我自己改编成电视剧,会被很多人看到。我跟老爸说,到现在,我已经是超水平发挥。
但我也相信,这不是我的全部。
我们总是一边奔跑一边找到奔跑的力量,坚持下去,彼岸没那么遥远,也许差的只是一步,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