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年

(2013-12-23 16:43:56)
标签:

风为裳

杂谈

总结

分类: 骨中香彻

 十年



 

                                 

   

《甲方乙方》的结尾,杨重说: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导演冯晓刚说:在《私人定制》的结尾,他想让葛大爷说:2013年过去了,我很害怕它。

是的,2013年过去了,这一年对我来说,也是极其艰难的一年,虽不至于害怕它,但转头看,还是满地泥淖,好在,我走了过来。

我是从2004年年底开始写杂志的,到2013年,刚好是十年头。居然有十年了。

这十年里,我从一个业余的作者变成了靠写字为生的自由撰稿人,再由自由撰稿到写长篇、写剧本,一直在路上,并没觉得有多漫长,仿佛那只是昨天的事。但回头一看,竟然走了那么长那么远的路。

之前,无知者无畏,写杂志,倒没觉得如何难。一篇一篇如同一个个句号画下去。写得高兴也自在。那时,杂志还兴旺着,一直没信心写长篇。但写字的人,出本书总是不远不近不大不小的梦想吧,写长篇也同样。一直没觉得自己能写长篇,便试着写儿童小说,希望在这个领域能有些建树。儿童小说倒顺利出版了,只是接下去的路也并不好走,很多出版社只认名家,所谓名家,自然就是郑渊洁、杨红缨那几个独霸市场的当红儿童文学作家。因为非名家被退稿,心里自然有几分愤愤不平:名家不也都是从寂寂无名开始的吗?

2010年,我开始写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前妻来袭》。运气不错,写了二万字,跟从前玩的网站的编辑聊天,问我最近在干嘛,我说写长篇,她说,网站也在做推荐出版,可以交由编辑看看。就这样,二万字,签了出版,十万字,卖了影视版权。这样的顺利让我信心大增,十八万字的小说我写了一个半月。

后来的几部小说写得也都还算顺利,出版与卖影视,都没费多大周折。

时光到了2013年。

2013年年初,我在写我的第二个剧本。这个剧本也是根据我的长篇小说改编的。开策划会时,顺利得如同以往。当时踌躇满志,把小说加以丰满,写成三十集应该不算很难。但到了实操阶段,这样那样的问题接踵而至。一度很崩溃,想退缩。春节前后,人焦虑得如同失水的白菜,吃不香睡不好,状态一差,写出来的东西都面目可憎。自己不满意,别人也不会满意。那是个很痛苦的过程。

再纠结的过程也总会结束。剧本交稿后,我长舒一口气。打算继续之前写了二万字的长篇。

我万万没想到,状态一路差了下来。

这本长篇的内容与人物之前想得都很好,但打开文档,脑子都是断片的状态。很多个晚上,写,干瘪无味,不写,又异常焦虑。期间,很多次想放弃,很多次想重新写别的。某一天看九把刀的书,他说:写小说时,总会卡,总会有新的念头冒出来。这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咬牙坚持下去。即使写得不好也没关系,下一本再努力就好了。原来,每个你认为文思泉涌的人也一样会卡,一样会有放弃的念头。他们终于著作等身,是因为坚持。

十年,遇到写作的瓶颈,也还不至于被扼喉而亡吧?

调整心态也很重要。一路狂奔,往外掏的多,往里收的少。人总不是机器。放慢脚步,不光是为一部剧,一本小说,也为后面的可持续发展。我开始让自己慢下来,不那么急。这半年时间,看了很多书。也并不局限于文学书籍,也看闲书,看杂书,看剧,或者就闲呆着,什么都不做。我纵容着自己随心所欲。

当然,小说也还是要写。即使写得不好,也还在慢慢向前写着。十二月,这本继继续续写了一年的长篇终于画上了个句号。那一晚,用百感交集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是我写得最纠结的一部长篇。这段经历难忘,却也让我思考了很多。

我一直说,一个职业的写作者,不应该靠状态写作。写作是日常生活。这是长跑,马拉松,不是短跑。所以,我们不能把自己绷太紧。要允许自己偶尔溜溜号,放松一下。

倒完苦水,再说说今年的收获。2013年,我出了三本书——《仙人掌女生向前冲》,是意林杂志社做的;雪漫公司出的《爱情魔术师》;《哲思》杂志出的名家系列《我的绿萝裙离你一厘米》。我还跟作家出版社签了本小说集,明年也应该能出来。

写作是个寂寞的职业,是一个人孤独地奔跑。那种写不出来,写出来又达不到自己要求的感觉实在太差了。但这没关系。只要在路上,只要在想放弃时,咬牙再坚持一下,十年,也不过是一段路程。

套用冯导的那句话:2014年即将来临,我对它满怀期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