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民目击》:讲好故事是一部电影的职业操守

(2013-09-11 11:50:36)
分类: 电影

 

 

《全民目击》

好故事是一部电影的职业操守

 

《全民目击》:讲好故事是一部电影的职业操守


    一个精彩的故事旅程应该是这样的:它够曲折,够有想象力,够震撼,具有丰厚的人性,够刺激,够危险,够大胆,环环相扣……就象是心灵的性爱,有前面的铺垫,有一次一次的锋回路转,一次一次冲向高潮,是心灵在全神贯注地感受一切,想象力的性爱,是心灵的一次完美的性爱行为,冲向爆炸……这样的故事才是一个真正成功的故事,由此让我们对人生、对生命、对存在于斯的世界感慨万千……留下深深的生命的况味,在这观影旅途中,脑电波一次一次地被震撼,心灵一次次被激荡,呼吸一次次被抓住,一次次地引发惊奇,直到我们合不拢嘴,甚至惊呼,我们全然失神,我们用手掩住嘴,眼里渗出泪水,我们被电影中的高潮、奇观弄得完全不能自已,我们的心灵一次一次被举起,我们被主人公的命运紧紧抓住……而故事结束后,我们默默无语地走出剧场,我们轻轻地走在夜色中,心中还在久久回味着刚才发生的一切,仿佛从另一个世界中走出来……

    我一直以为这是一个盛产奇葩片的国度,自从人类电影史以来,没有一个国家象我们亲爱的祖国一样大规模地制造出层出不穷的烂片,其丑恶、庸俗、低级、低俗、弱智让人瞪目结舌而又不知所措,说我们还在起步阶段这是藉口,单看韩国电影,这一、二十年来已经产生了一大批的电影佳作,可以说今天已经代表了亚洲电影的最高水平,而如果我们把目光转向欧美国家,自从电影诞生以来至今天,他们可以说已经把电影艺术的探索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作者型的电影,还是类型化的商业电影,都诞生了无数的经典之作。

     不过,看来我们还不至于完全绝望,事实上,一个真正有才华,并且肯下功夫的电影人终会崭露头角,在机会来临时让观众们大吃一惊,几年前,我看过非行导演的《守望.罪恶迷途》,当时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虽然作为犯罪题材的电影,从整体看有一堆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说低级错误,比如人物塑造、摄影、审美趣味等等,但我能看出来这是一个非常精于探索电影叙事手法,有着极强故事意识的导演,如果能够克服这些毛病,那很可能下一部就会一鸣惊人,果不其然,这次他的第二部作品《全民目击》就证明了他一直潜藏的故事才华,以至于看完之后,我敢毫不怀疑地说,一部真正具有上乘质量的国产商业电影诞生了。

    《全民目击》充分证实了导演讲故事的高超驾驭和结构能力,故事紧紧围绕一个富二代撞死老爸情人的案件,从检察官、被告辨护律师、证人、被告的不同视点和叙述,通过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拐点、转折,出其不意的事件和新的曝料,不断地推翻观众的固有逻辑和思路,让我们不断地重新审视这个案件,每一次审视都带来颠覆性的理解,让我们看到人心人情人性之复杂诡异,剧情象过山车一样不断地翻转、起伏,使观众在情与法,人性的善与恶之中纠结万分,最终,主题落在爱与心灵的救赎上,既让观众完成了一次high到极致的心理体验,又升华了观众的情感,可以说既好看又有份量。

    《全民目击》说简单一点一个富豪如何帮开车撞死人的女儿开脱罪责,但这只是故事的主体,究竟这个富家女到底有没有杀人?如果杀,是如何杀的?如果没杀,又是谁杀的?影片通过各方视角来解构案情,却并不一次性定案,每个人都有一个答案,但是每一个人又都推翻前一个人的说法,而且还合情合理的推翻,让整个案件更加的扑朔迷离,这就是《全民目击》的精妙所在。

    影片通过12-1234-1234567的结构推进剧情,刚一开始给我的感觉是制作团队怎么能如此偷奸耍滑?明明是制作方镜头不足,却用这种形式来弥补,这不是欺骗观众吗?但是看完整个影片,我豁然开朗,影片通过这种方式不断解构案情,虽然是通过1234这样的方式反复出现,却是通过每个不同身份如检查官、辩护律师、当事人去观察案件,这与典型的推理小说多头并进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每一次重新解构案情,让我们从多维角度了解案情,每一次的案情反转却又都是合情合理。可以说从故事的架构上和案件推理的合理性来说,《全民目击》绝对是近年来国产影片中所少有的好作品。制造疑点,解开疑点,再制造疑点,再解开疑点,这样让人有一种窒息紧张感,可以说影片既尊重了观众又确确实实考验了观众的智商!

    从剧情上来说,这是一个关于审判的故事,大部分的场景都是在法庭之上进行的,公诉方童涛(郭富城饰)就富豪林泰(孙红雷饰)的情妇被杀一事提起公诉。两人可谓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只因林泰曾亲手搞死郭富城饰演的检察官的好基友的父亲但因证据不足,只能任其逍遥法外,这样一种关系,也让童涛似乎认定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因此,童涛不会轻易放弃这样一次机会。影片中的大反派制造了一个超级震撼的视听剧情:先是把自己的亲生闺女林萌萌(邓家佳饰)塞到警察手里当替罪羊,后重金找来智商秒杀国产影视作品中任何前例的王牌律师周莉(余男饰)给女儿脱罪。对于如此丧心病狂的爹,媒体疯狂追逐竞相报道,全民疯狂目击,大家都恨不得林泰被童涛搞死以泄心头之恨。

    但是事情出乎意料,周莉以超美国大片里的逻辑水准推翻国产检察官童涛准备了三年的控诉,童涛找来的司机证人因为一个难以启齿的理由被推上被告席。半个小时一场经典辩护就结束了。女儿指控被撤销,林泰安然无恙,这样惊天逆转震惊所有人。但是事情还没完,随着案情拨云见雾般的证据浮现,审判出现了堪称国产片之先例,林泰在法庭的证人席上大喊“所以我开车撞了她,把她撞-成-肉-泥,懂么!”林泰说完就把周莉踢了,这一变化让人瞠目结舌。而真相揭开的一刻,我们才豁然醒悟,这是一部讲述父爱救赎的难得的好影片。一个父亲为了女儿能够脱罪真是各种招数用尽,可怜天下父母心。

    而正是这样一位父亲为了不让女儿受罪被逼做伪证,但是却在最后关头不愿自己的部下的孩子承受屈辱,而毅然牺牲自己来换回女儿的重生!我看到了人性中那最闪光的一面。谁说反派就一定要是一坏到底?反派也是人,也有人性中最基本的良心。而《全民目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良心未泯的反派,一个为自己女儿甘愿失去人身自由的父亲。当真相揭开,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林泰在法庭之上咆哮的“你要让我死在龙背墙上么”,这样一句不相干的话语却饱含着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深沉而又浓烈的爱。

    人性的本源到底是什么?《全民目击》告诉了我们,它凭借对一个所谓坏人深度的剖析和解读告诉了我们,护犊子,似乎是每一种生物的本能。其实事情的真相也许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但是却总是容易被人忽略的。而我们真正关注的是那些直击心灵的好故事,一如《全民目击》。

    值得称道的是,与非行的第一部电影作品《罪恶迷途》相比,《全民目击》在摄影、人物塑造、配乐等方面都可谓前进了一大步,人物塑造得相当成功有力,不管是郭富城扮演的童涛检察官,还是孙红雷扮演的身家几十亿的富豪,余男扮演的被告律师,这三个主要人物的表演刻画都非常到位,几次法庭对决的飙戏让人感觉张力十足,摄影方面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一改《罪恶迷途》的略显山寨的气息,在气氛营造、场景调度方面都有了极大的进步。

    这注定将是一部在业内能产生极大反响的电影,也将是中国商业电影的新标杆,让更多的导演、编剧们意识到讲好一个故事是一部商业电影的灵魂和根基,

    因为,归根到底,好的商业电影就是讲好一个故事,而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它能够最大限度地考验作者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整体架构能力,并且要精通于故事的形式,也就是说,要学会运用技巧去讲好一个故事,好的故事作者首先是一流的匠人,必须熟悉并精通技艺,其次才是天赋的才能——我想中国电影创作者中能够真正理解这一点的恐怕真的不多。

    其实,电影按照叙事的传统可以分为两大类别,一种是以欧洲为代表的作者电影,欧洲产生了无数的文艺大师,这就象是严肃文学,或者说是经典文学,这些电影大师表达的是对于世界宇宙人生的个人化的理解,这里面可以数出一大堆的名字:伯格曼、费里尼、基斯特洛夫斯基、特里弗、安东尼奥尼、安哲洛普洛斯……这些是大师级的作者电影,相当于文学大师的创作,他们做电影的初衷并没有太多商业的概念,而仅仅是当作艺术品来做。另一种类别则是好莱坞开创的商业电影,这是完全迥异的,是只为观众而存在的电影模式,它不是严肃文学,而是畅销书,注重的是电影的观影体验,一切为了拥有更多的观众,更多的票房,而电影创作的重心就是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如何让一个故事变得精彩绝伦,目的就是要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观影过程中彻底榨干观众的情感。

    与欧洲电影传统不同的是,他们注重的是讲故事本身,而不是表达,这一商业电影的模式把讲故事的技巧可以说发挥到了极致,充分凸显了人类在讲故事方面的无穷智慧和想象力,他们传达的思想并不象欧洲电影大师一般那么复杂深刻,相反,主题往往很简单,比如,亲情是最重要的,爱才是生命的最大价值,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往往是这些千篇一律的主题,但是却用最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最绝妙的故事情节设计,最戏剧性的方式去证明这一点。

     讲故事是一门最古老的技艺,人类自从能够用语言表达以来,就已经在篝火旁给自已的族人讲故事,故事在某种意义上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并且让我们的人生获得某种形式感,人类几千年在此方面已经做出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无论是戏剧时代,还是小说时代,人类都在探索故事技巧的各种可能性,但只有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影像时代,人类把讲故事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好莱坞的众多商业电影的探索,包括众多精彩的美剧,象迷失、越狱、绝命毒师……更是把讲故事的技艺达到了一个炉火纯青的境地——这种讲故事的智慧是当下中国电影人最为缺乏的。

    归根到底——讲故事要的就是想象力,故事就是冒险,故事常常必须是极端的,故事必须让人生经历最恐怖的境遇,让人生经历最恐怖的体验和情感,故事绝不能走平常的人生,故事必须让人生经历最不可思议的苦难、危险、死亡,故事绝不能是日常生活,故事有时必须是残酷的……故事的主人公的境遇都是平常人经历不到的……欧洲的作者型的电影和好莱坞的商业电影是非常不同的两个存在,甚至是完全不同的,我把欧洲的电影传统比作为文学,文学的目的首先不是为了消费者,文学是很个人化的东西,它的生产之初不考虑消费者。故事则是完全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故事的讲述就是为了让消费者获得最好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是惊心动魄的、悠长回味的,可以是惊悚的、浪漫的、恐惧的……总之,故事的存在是为了强化心理的体验,让消费者在故事中获得莫大的享受(情感的满足)。文学性的电影则不怎么考虑消费者,忠实于内心的表达成了第一位的。而故事则必须放下这一切,完全以消费者为导向。故事就是解决“怎么讲”的问题,文学是个人创作出来的,而故事则是设计出来的,这是两种思路。文学强调个人的天赋和独特的生命体验,而故事则依赖于技术性的设计,它首先是一门设计的艺术,是伟大的匠人干的事。

    文学性的电影的才能是叙述的才能,商业电影的才能就是讲故事的才能。故事是纯粹为着商业而存在的。人类希望在故事中获得惊心动魄的人生体验,开启另一种不可能达到的生活。因此,故事是如此地依赖于想象力,而文学则可以贴地飞行。

    商业性的电影故事不生产新鲜的思想,故事的存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最完美地表现思想。伟大故事的核心都是“伟光正”,即人类普世性的永恒价值。因此,故事的主题都是千篇一律的,区别的仅是讲述方法的不同,最伟大的故事高手就是设计高手,首先是情节的设计能力,人物的设计能力……全是匠人的活。

    文学的存在是为了让人类了解自身和生活,而故事的存在则是为了让人类唤醒更深刻的情感体验……为了更深刻,更完满地领悟人类存在的若干重要的价值……

    故事的敌人就是日常生活,而这是文学性电影最亲密的爱人……文学的价值有待于后人的证明,而故事的存在的价值则是要立成兑现的……就看消费者买不买单……故事的讲述有其必然的规律和原理,违反这一规律就是死路一条……

    文学性的电影是为了展现思想,故事则是讲述思想……伟大的文学从一万米高空往下看人,伟大的故事则把人送到一万米高空去体验……文学天才首先是个人主义者,而故事天才则是一流的司机、教练,为了让乘客有超凡的体验。文学要说出新东西,这是文学存在的意义……故事说的东西都是陈旧的……故事的全部核心就是讲,伟大新奇地讲,别出心裁地讲,惊心动魄地讲,不动声色地讲,高潮跌荡地讲,荡气回肠地讲……创造出伟大新奇的事件,人物,情境,处境,环境,情节,戏剧性,转折点,背景,高潮,冲突和矛盾,体验,这就是故事的核心要素……故事是需要飞起来的……文学则是掘地三尺……

    故事必须探索到人类经验的极限,我们日常中的经验都是庸常的经验,故事则把人带到人类所能经历的极限的状况和环境中去,故事让人们超脱于日常生活的经验,把人们从庸俗的无趣的呆板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拔离出来,去体验伟大的情感和冒险。故事在某种意义上与文学是敌对的,衡量故事的标准就是故事的设计水平。

    最后,说了这么多故事的重要性,我想无非是想表达,中国的商业电影如果要起飞,最重要的是请我们的导演和编剧们不要沉溺于个人化的自我表达,而是我们要弄清楚故事到底是什么,故事不是什么,如此,才有可能真正迎来中国商业电影的荣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