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想追求生命的出路,只有两条道路——解脱道和菩提道。
第一条就是解脱道。当我们对三宝生起信心,皈依觉、正、净这三个字,我们就已经把生命的方向从六道中改过来了。当我们发起出离心,实际上你已经迈上了解脱道,所以大家不要小看解脱轮回的这种决心。当你迈上解脱道,再如理地观察善恶是非,皆为空花水月、幻觉幻影,都是梦中事,都是缘起无自性的法。因此一切善恶到了我们身上,没有地方让它粘着,就自然消殒,我们才能见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见到无我,以无我的心态去应对人生的种种,结果他自然就是解脱道的圣人。
所谓证道,就是你亲自验证了这条道路。这条道路确实是每个人都可以走,它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只是我们从无始劫以来,一念无明生起,轮回六道,所有的动力都停留于善恶相对、是非相对之中消耗,被六道这么一个大圈给圈起来了。我执,就是六道这个大圈最边缘的一圈,贪嗔痴是在我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三种反应。由贪嗔痴继续蔓延开来,就是爱恨情仇、忧悲苦恼,一切痛苦由此产生。
追究万法的根本,认识到了无我,解脱道就在我们的脚下。“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就看你是否能从善恶中完全跳出来。即使跳不出来,看到由于自己贪嗔痴生起来带来恶报的痛苦,你也要心甘情愿去承受;因为你看到了,种下这个因,感召这个果是必然的,而这一切都是无我的。所以菩萨不会害怕结果,菩萨在因地上自己调整。不种恶道之因,必不受恶道之报;不执着于善法之因,必不受人天之报。所以他能够证得涅槃,以无住心起大悲,回转六道,普度一切众生。
第二条生命的道路,就是菩提道。这是由解脱道引发开来的。解脱道只是不受善恶的影响,却不能感受到,善恶当中具足了无量的庄严殊胜。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就愿意度一切众生圆成佛道。并不是放几次生,修几次布施,到孤儿院去看望几位孤儿,就算是发菩提心的菩萨了。而是你在内心中,已经看到了解脱这条道路,看到了无我的生命真相。你看到这条道路后,就再也不会去走六道的死胡同,不会再受六道所束缚。回想到曾经在六道当中,是多么痛苦!所以回观六道众生,无不是在三界火宅之内,遭受五痛五烧之苦。“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缘于此心,而发大悲。是因为众生的苦,使你生起了大悲心。一定是建立在解脱道的基础上,才能够称得上是发菩提心。
我们愿意使一切众生究竟离苦得乐。简单地说,就是愿意使一切众生了脱生死、圆成佛道。把我们内在本具的智慧、慈悲,全部开发出来,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每一位众生也都可以做到。因为解脱道和菩提道始终伴随着我们,从来不曾离开,只是我们没有走上这条道路而已。再回来度众生的时候,因为看到了无我,所以不再受轮回的束缚。“拔出红尘梦里身,回看苦海半沉沦,慈航普度无休息,厌世翻成救世人”。本来是生出离心,厌离三恶道苦,厌离轮回苦,厌离死无常,当你解脱以后,回过头来一看,已经是无我无人,没有谁可以让你痛苦,所以反过来是救度世间的人,这就是走上了菩提路。
(摘自《楞严大义》达照法师/著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第一条就是解脱道。当我们对三宝生起信心,皈依觉、正、净这三个字,我们就已经把生命的方向从六道中改过来了。当我们发起出离心,实际上你已经迈上了解脱道,所以大家不要小看解脱轮回的这种决心。当你迈上解脱道,再如理地观察善恶是非,皆为空花水月、幻觉幻影,都是梦中事,都是缘起无自性的法。因此一切善恶到了我们身上,没有地方让它粘着,就自然消殒,我们才能见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见到无我,以无我的心态去应对人生的种种,结果他自然就是解脱道的圣人。
所谓证道,就是你亲自验证了这条道路。这条道路确实是每个人都可以走,它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只是我们从无始劫以来,一念无明生起,轮回六道,所有的动力都停留于善恶相对、是非相对之中消耗,被六道这么一个大圈给圈起来了。我执,就是六道这个大圈最边缘的一圈,贪嗔痴是在我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三种反应。由贪嗔痴继续蔓延开来,就是爱恨情仇、忧悲苦恼,一切痛苦由此产生。
追究万法的根本,认识到了无我,解脱道就在我们的脚下。“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就看你是否能从善恶中完全跳出来。即使跳不出来,看到由于自己贪嗔痴生起来带来恶报的痛苦,你也要心甘情愿去承受;因为你看到了,种下这个因,感召这个果是必然的,而这一切都是无我的。所以菩萨不会害怕结果,菩萨在因地上自己调整。不种恶道之因,必不受恶道之报;不执着于善法之因,必不受人天之报。所以他能够证得涅槃,以无住心起大悲,回转六道,普度一切众生。
第二条生命的道路,就是菩提道。这是由解脱道引发开来的。解脱道只是不受善恶的影响,却不能感受到,善恶当中具足了无量的庄严殊胜。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就愿意度一切众生圆成佛道。并不是放几次生,修几次布施,到孤儿院去看望几位孤儿,就算是发菩提心的菩萨了。而是你在内心中,已经看到了解脱这条道路,看到了无我的生命真相。你看到这条道路后,就再也不会去走六道的死胡同,不会再受六道所束缚。回想到曾经在六道当中,是多么痛苦!所以回观六道众生,无不是在三界火宅之内,遭受五痛五烧之苦。“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缘于此心,而发大悲。是因为众生的苦,使你生起了大悲心。一定是建立在解脱道的基础上,才能够称得上是发菩提心。
我们愿意使一切众生究竟离苦得乐。简单地说,就是愿意使一切众生了脱生死、圆成佛道。把我们内在本具的智慧、慈悲,全部开发出来,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每一位众生也都可以做到。因为解脱道和菩提道始终伴随着我们,从来不曾离开,只是我们没有走上这条道路而已。再回来度众生的时候,因为看到了无我,所以不再受轮回的束缚。“拔出红尘梦里身,回看苦海半沉沦,慈航普度无休息,厌世翻成救世人”。本来是生出离心,厌离三恶道苦,厌离轮回苦,厌离死无常,当你解脱以后,回过头来一看,已经是无我无人,没有谁可以让你痛苦,所以反过来是救度世间的人,这就是走上了菩提路。
(摘自《楞严大义》达照法师/著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前一篇:玉林,吃狗肉别扯上和尚
后一篇:西游记的人物都代表什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