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by:噶玛噶举中国论坛
时间:2007年8月17日
整理:周文得
来源:台湾心创会
问题:我们在修学的过程中,常会跟随不同的上师学习,上师也曾说只要是对学习有帮助的都可以亲近,可是当我们有天找上真正适合自己的传承时,又会被原来的师长同学视为叛徒,并以破三昧耶戒来恐吓,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该如何应对?如有破三昧耶戒,该修什么法来回遮?
◎大宝法王开示:
在藏传佛教当中,每个人可能跟随不同的上师去学习,直到一天才了解到,某一个传承才是自己的传承。可是当自己理解到,这是属于自己的传承时,原本的老师可能会认为这个人是叛徒,同时违背三昧耶戒的誓言?
其实真正的宗教,最重要的核心在于,你从这样子的一个学习法门,对于你自己的心性到底有多大的一个帮助?我们会去寻求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灵修方式,其实都跟自己内在一个希望自己的修为能够更上一层楼的期望息息相关。所以这个传承是不是属于你自己真正的一个传承,其实是需要去判断的,你在这个传承里,所学习的东西到底在你生命当中,发挥多大的功效与成果?我一向认为,不同宗教的弟子们,他们其实真正应该学习的,是把宗教的精神给发挥出来,这种精神不外乎是慈悲、智慧、利益广大众生。
若某位同修离开自己原本修行的团体,如果这个团体里会用这种瞋恨心去对待以前的同修,这不是一个佛弟子该有的行为。宗教里面只有依不依法的行为,依法是好的行为,不依法就是没有修到佛陀教导的重点。
三昧耶戒的连结、上师与弟子的连结非常的深,弟子必须跟随上师,把自己提升上来。如果上师害怕弟子变成背叛者,这样子的上师是不合格的。一代宗师也有可能变成一代魔王,这在宗教当中也是常见的。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弟子的心要能够敏锐,要去观察自己的心念,也要去观察其他人的心念。这并不是代表你要去批判或是谴责他人,而是要这些人变成你的镜子一般,你有可能会有他们这样的行为与心念,你要去觉察,让这种心念消除。
当你心中没有这样子的挂碍时,所谓破坏三昧耶戒的惩罚力量,也不会真正地去伤害到你。如果说,你认为有了三昧耶戒,就像是有了一个金箍罩,这样子的想法会让你永远没办法跳脱出来。
当你进入一个社团,发觉这样子的社团不太正确时,你没有真正地退出来,原因可能是习性、畏惧或者是觉得没有什么。你也要理解克服怕被人家讲、被人家伤害的信念是否足够?如果因为他是你的上师,你害怕而没有去脱离的话,那么问题就在于你们自己没有智慧以及有没有勇气?
时间:2007年8月17日
整理:周文得
来源:台湾心创会
问题:我们在修学的过程中,常会跟随不同的上师学习,上师也曾说只要是对学习有帮助的都可以亲近,可是当我们有天找上真正适合自己的传承时,又会被原来的师长同学视为叛徒,并以破三昧耶戒来恐吓,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该如何应对?如有破三昧耶戒,该修什么法来回遮?
◎大宝法王开示:
在藏传佛教当中,每个人可能跟随不同的上师去学习,直到一天才了解到,某一个传承才是自己的传承。可是当自己理解到,这是属于自己的传承时,原本的老师可能会认为这个人是叛徒,同时违背三昧耶戒的誓言?
其实真正的宗教,最重要的核心在于,你从这样子的一个学习法门,对于你自己的心性到底有多大的一个帮助?我们会去寻求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灵修方式,其实都跟自己内在一个希望自己的修为能够更上一层楼的期望息息相关。所以这个传承是不是属于你自己真正的一个传承,其实是需要去判断的,你在这个传承里,所学习的东西到底在你生命当中,发挥多大的功效与成果?我一向认为,不同宗教的弟子们,他们其实真正应该学习的,是把宗教的精神给发挥出来,这种精神不外乎是慈悲、智慧、利益广大众生。
若某位同修离开自己原本修行的团体,如果这个团体里会用这种瞋恨心去对待以前的同修,这不是一个佛弟子该有的行为。宗教里面只有依不依法的行为,依法是好的行为,不依法就是没有修到佛陀教导的重点。
三昧耶戒的连结、上师与弟子的连结非常的深,弟子必须跟随上师,把自己提升上来。如果上师害怕弟子变成背叛者,这样子的上师是不合格的。一代宗师也有可能变成一代魔王,这在宗教当中也是常见的。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弟子的心要能够敏锐,要去观察自己的心念,也要去观察其他人的心念。这并不是代表你要去批判或是谴责他人,而是要这些人变成你的镜子一般,你有可能会有他们这样的行为与心念,你要去觉察,让这种心念消除。
当你心中没有这样子的挂碍时,所谓破坏三昧耶戒的惩罚力量,也不会真正地去伤害到你。如果说,你认为有了三昧耶戒,就像是有了一个金箍罩,这样子的想法会让你永远没办法跳脱出来。
当你进入一个社团,发觉这样子的社团不太正确时,你没有真正地退出来,原因可能是习性、畏惧或者是觉得没有什么。你也要理解克服怕被人家讲、被人家伤害的信念是否足够?如果因为他是你的上师,你害怕而没有去脱离的话,那么问题就在于你们自己没有智慧以及有没有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