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所谓的三清净是指所诠释的法清净、能诠的语言清净、听者的相续清净。这里主要还是按照作者的殊胜、法的殊胜和如何讲闻这种方式来讲授。
为什么要这样讲呢?
道理是这样的:为你讲授一部论典时,如果你不知道这部论典的作者有多么殊胜、有多高的学问、多高的修行的话,你对这个法是不会感兴趣的;所以,首先要讲这个法的作者是谁、如何殊胜。
第二,即便你知道这个论典的作者非常殊胜,但是他写的内容对我有什么用呢?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有什么功德呢?如果你不知道这些的话,即便你知道作者很殊胜,但是不能确定这个法自己需要还是不需要。因此,明白讲这个法有何殊胜之处很重要。
第三,即便你知道作者殊胜、法也殊胜,可是你不知道如何听闻,你就不会如法地去听;不知道如何讲的人,就不能如法地讲。对你们来说主要是听闻,所以一定要知道听闻的正确方法,这很重要。
节选自夏坝仁波切《修心日光论》讲记
为什么要这样讲呢?
道理是这样的:为你讲授一部论典时,如果你不知道这部论典的作者有多么殊胜、有多高的学问、多高的修行的话,你对这个法是不会感兴趣的;所以,首先要讲这个法的作者是谁、如何殊胜。
第二,即便你知道这个论典的作者非常殊胜,但是他写的内容对我有什么用呢?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有什么功德呢?如果你不知道这些的话,即便你知道作者很殊胜,但是不能确定这个法自己需要还是不需要。因此,明白讲这个法有何殊胜之处很重要。
第三,即便你知道作者殊胜、法也殊胜,可是你不知道如何听闻,你就不会如法地去听;不知道如何讲的人,就不能如法地讲。对你们来说主要是听闻,所以一定要知道听闻的正确方法,这很重要。
节选自夏坝仁波切《修心日光论》讲记
前一篇:西藏僧人学经大概情况是怎样的?
后一篇:如何挑选一幅心仪的唐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