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七届藏传佛教高级学衔考试在黄寺举行

(2011-11-11 18:43:40)
标签:

希热多吉居士

佛教

藏传佛教

分类: 文章和随笔

 

第七届藏传佛教高级学衔考试在黄寺举行

2011年11月1日,第七届藏传佛教高级学衔考试之辩经在北京黄寺举行


辩经,是藏传佛教传统的考试方式之一。学僧在学习佛经后,为了加强对佛经的真正理解,就采用一问一答、一问几答或几问一答的辩经方式来交流所学心得和所悟佛法。提问者在考场来回走动,就他想到的有关问题即兴向考僧提问;考僧则坐于蒲团上,就这些问题进行回答。

  
辩经考试的现场气氛往往很活跃,因为学僧的一系列肢体动作都很夸张。辩经时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在每一个提问前都要先说一个“底”,再将右手向后高高扬起,和左手相拍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将右手向下伸向对方后拉起。那一声“底”相当于开启智慧,因为在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而他的心咒是“嗡阿热巴杂纳底”,“底”音可以启请心中的文殊菩萨,开启智慧。

高扬的右手代表文殊智慧在其身后。二手相击,有三层正意:一为一个巴掌拍不响,世间一切都是众缘合和的产物;二为掌声代表无常,一切都稍纵即逝;三为清脆的响声击醒你心中的慈悲和智慧,驱走你的恶念。右手向下后又拉回,是希望通过自己内心的善念和智慧,把在苦难中的众生救出来。


如果被提问者回答不上,那么提问者可以击掌或甩念珠以
示对方,有时也会用手牵弄臂上的佛珠寻求三宝的加持;答辩者则要集中精力,充分展现自己口才和学识,除机智回应外,还得试图驳倒对方,答辩者如果应对得体的话,即引起围观僧人的喝采;若词不达意或义理不通的话,即遭满堂哄笑。

辩经强调论理论据,非常考验僧人对经文的熟练和理解程度、逻辑性和反应能力,僧人的佛学水平如何一辩即见分晓,辩论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立即向老师讨教。在藏语中有一句话叫“只要你有能耐,甘丹寺的宝座是空着的”。千百年来,僧人们就是这样艰苦而又执着地学习着博大精深的佛学著作和作为一个智者所应有的知识。

  

第七届藏传佛教高级学衔考试在黄寺举行

第七届藏传佛教高级学衔考试在黄寺举行

第七届藏传佛教高级学衔考试在黄寺举行

第七届藏传佛教高级学衔考试在黄寺举行

 

 

第七届藏传佛教高级学衔考试在黄寺举行

第七届藏传佛教高级学衔授予暨首批经师聘任仪式日前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举行。经过6天精彩激烈的辩经、讲经和答辩,11名优秀考僧和28名经师候选人顺利通过全部考试科目,分别获得藏传佛教“拓然巴”高级学衔和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经师资格。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10日接受了“拓然巴”高级学衔获得者和首批聘任经师的朝拜,并向僧众摸顶赐福,祝愿高级学衔获得者爱国爱教、佛法精进。


第七届藏传佛教高级学衔考试在黄寺举行

  

在9日举行的高级学衔授予暨首批经师聘任仪式上,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院长嘉木样活佛向学僧颁发了象征学识和荣誉的“拓然巴”高级学衔证书,向经师颁发了资格证书。


第七届藏传佛教高级学衔考试在黄寺举行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接见了高级学衔获得者、聘任经师代表和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藏传佛教高级学衔评审委员会成员,勉励高级学衔获得者要做爱国、守法、持戒、利民的优秀僧才,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西藏和四省藏区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积极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