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座谈会中一些问题的集中回复

(2010-05-20 01:15:23)
标签:

希热多吉居士

佛教

佛法

佛学

藏传佛教

分类: 回复网友的提问(系列)

座谈会之前,接到一些佛友来信,提出一些问题,现就有限所知一一答复:

 

1、最近研读《楞严经》,宣化上人讲解《楞严经》第四卷说:“本来众生与佛是无二无别,由佛性里面化出众生。佛有千百亿万化身,化身是从佛性化出,佛性是光明亦即性觉妙明。本觉是众生天然本具之觉性,亦即佛光。由佛光化出众生,可略喻照像一样,照像亦能拍出种种相貌。”请问佛什么情况下、什么目的产生千百万亿化身。经云: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化身是为了救众生,救完就回去了。佛的化身怎么就堕落了呢?菩萨也有光明,菩萨的光明会产生众生吗?

 

本来众生与佛是无二无别——此句是说佛性,众生的佛性与佛陀的佛性是无二无别的。

由佛性里面化出众生——此句并非是说从佛陀的佛性里化出众生,而是说众生由各自的佛性中化出。

佛有千百亿万化身,化身是从佛性化出,佛性是光明亦即性觉妙明。——佛陀有法身、报身、化身三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证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化身即应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

 

本觉是众生天然本具之觉性,亦即佛光。由佛光化出众生,可略喻照像一样,照像亦能拍出种种相貌。”请问佛什么情况下、什么目的产生千百万亿化身。 ——上面讲了,佛会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千百万亿化身,目的只有一个——度化众生

 

经云: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化身是为了救众生,救完就回去了。佛的化身怎么就堕落了呢?菩萨也有光明,菩萨的光明会产生众生吗? ——“佛的化身怎么就堕落了呢?”此问不知从何而出?

 

2、我看到大多数文章讲 “阿赖耶识,或称为灵魂的,离开人体,叫做中阴身。”我的理解阿赖耶识在人体内,人在轮回中,中阴身是轮回的主体,带来了过去的业。净空法师讲经中提到:“阿赖耶广大无边,真是尽虚空遍法界就是阿赖耶的库藏,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阿赖耶种子所现的相分。”真如本性、如来藏性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可以理解,但“阿赖耶广大无边”,就不好理解了,如果这样,它是如何记录十法界众生的各自“业”,十法界的众生轮回又是如何控制的呢?不知对阿赖耶识应怎样正确理解。

 

这位网友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人活着的时候,阿赖耶识是在人体内的,中阴身并非是轮回的主体,阿赖耶识才是轮回的主体,轮回之中所作一切善恶业都储存在阿赖耶识中,所谓“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指的就是这个。众生的轮回是依靠自身业力的牵引,并非有一个什么外缘在控制,善业多的时候,善业的力量就大一些,心识就被善业力牵引往生善道;恶业多的时候,恶业的力量就大一些,心识就被恶业力牵引往生恶趣。

  

3、我想问的问题是关于龙布云行雨的,龙到底是怎样来布雨的,人工降雨是违背天道的吗?由此联系到其他自然现象,如刮风、彩红、地震等都是由其他众生来掌管的吗?

 

了解龙是怎么布云行雨的,对于我们自身的解脱毫无用处,以前有人问过段师兄:蚂蚁家族的法律是怎样制定的?我们认为,学佛之人应该把生命中有限的时间,用在闻思修佛法上,多想想自己烦恼的根源,想想怎样解决自己的烦恼,不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些毫无意义的问题上面。人工降雨也是因缘所致,是否违背天道,人道中人恐无人能答,如果以后有人能往生天道,请记着问问玉帝这个问题。

 

4、记得在您的博客上看到过嘎玛仁波切说过,佛有十种乐。以前在网上还看到过夏坝仁波切也这样说过。但他们都没说这十种乐是什么。到底是哪十种乐?我在网上多方搜寻,仍无答案。请解答。

 

佛的十种大乐,即菩萨修学回向道,至远离忧恼、诸根清净之时,更发心回向,愿以所种善根,令诸佛得转更增胜之十乐。此系八十华严经卷二十四所说。十乐即:(一)不可思议佛所住乐,(二)无有等比佛三昧乐,(三)不可限量大慈悲乐,(四)一切诸佛解脱之乐,(五)无有边际大神通乐,(六)最极尊重大自在乐,(七)广大究竟无量力乐,(八)离诸知觉寂静之乐,(九)住无碍住恒正定乐,(十)行无二行不变异乐。

 

5、看网上的说法,修破瓦法需要行者临死时头脑清醒才能成功,而修净土则不一定非要临终最后一念仍是往生净土。这样看来,修破瓦法不如修净土容易往生。我这种看法对吗?

 

网上的这种说法毫无根据,人在咽气后,如果旁边有人给修破瓦法,亡者一样可以往生净土,这样的实例数不胜数。念佛法门,临终最后一念至为重要,此时如果心识散逸,则念佛多年,都有可能功亏一篑,不得往生。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所以,“修破瓦法不如修净土容易往生”这样的说法是毫无依据的。

 

6、进入涅槃后是不是像净空法师说的那样“一念不起”?如果是这样,那么涅槃后就不会再出涅槃了,因为要出涅槃,先要动念。如果真的是一念不起,那么禅宗祖师为什么不求消灭妄念?比如六祖慧能大师说的偈:“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涅槃不是某一种状态,涅槃是超越,超越一切二元,超越一切名相,超越一切概念。净空法师说的“一念不起”的念,指的是妄念。六祖慧能大师的这个偈子可不是说“不求消灭妄念”,恰恰是说:“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妄念不除,佛性难显。要这样去理解。

 

7、凡夫有没有办法跟自己的本尊、护法交流?

 

修行到一定的程度,是可以进行交流的!

 

8、大家在工作当中如果遇到和客户或是领导在一起时,有的时候需要饮少量的酒,但是饮酒又犯了五戒中的不饮酒戒。要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如果已经受了五戒,就不能再喝酒,否则就失了戒体,属于破戒。如果只是皈依,没有受五戒,那么少量饮酒,问题不是很大。

 

9、现在的灾难确实频发,如何面对2012年的各种推测,对修行是否有一定影响?

 

面对各种灾难,佛子更要精进修行,假设2012是真的,那么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是不多了。放下所有妄念和执着,赶紧修行吧。

 

10、天地厚德载物的道理我懂,但人世间、动物世界,大多数情况下是弱肉强食的,这个大自然的规律是道和真理吗?为什么与佛法的无私、利他和忍辱不一致呢?

 

如果说“弱肉强食”是“道”,那么可以说:这是轮回之道、众生痛苦之道。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就是破除这个“轮回之道”的利器。如果说弱肉强食是“世间法”的话,那么佛法的无私、利他和忍辱就是“出世间法”。“世间法”当然和“出世间法”不一致了。

 

11、如何确认自己施食的效果众生满意否?

 

如果有神通,就可以看到!如果没有神通,也不要执着于此,尽心就好!

 

12、向佛菩萨许愿应当注意些什么?

 

注意别让佛菩萨太为难就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