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2009-09-02 23:47:59)
标签:

希热多吉居士

佛教

久美堪布

云居寺

文化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在藏经洞前合影

 

今天和几个师兄一起陪同久美堪布前往北京房山区的云居寺参访。云居寺距市中心70公里,占地面积70000多平方米。由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我国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宝库。1992年,作为世界上保存石刻经版最多的寺院入选“北京旅游世界之最”,同年云居寺塔及石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云居寺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至辽圣宗时期(公元983—1011年) 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金、元、明、清各代都有修葺。1942年遭到日本侵略军轰炸毁环。寺的南北有两座辽塔对峙,南塔又称藏经塔,地下有藏经穴,塔已无存。北塔原名舍利塔,又叫罗汉塔,高三十米。下部为楼阁式,中间空,有磴道可登;上部是覆钵形,有相轮、宝顶。这种建筑形式在中国现存古塔中极具特色。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塔的四面各建有一座三米多高的小唐塔,为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至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间所建。五塔形成一个整体,为中国金刚宝座塔(五塔)的早期实例。寺内及周围山上还有唐、辽、明各代建造的砖、石塔十余座,其中以石刻大藏经创始人静琬的墓塔——琬公塔和为纪念唐代金仙公主捐助刻经事业而建的金仙公主塔最为著名。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云居寺虽然被炮火所毁,但闻名于世的石刻大藏经埋藏地下,保存完好。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地宫中的石刻经板

 

云居寺石经始刻于隋大业年间。当时高僧静琬继承其师北齐南岳慧思遗愿,在石经山刻石造经。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静琬逝后其弟子玄导、仪么、慧暹、玄法又相继主持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诸朝,延续千载,至明末。经版藏于石经山九个山洞中,其中藏经最早也最重要的是第五洞穴,称雷音洞。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雷音洞内曾深藏佛祖肉身舍利达千年。1981年11月27日在雷音洞发掘赤色肉舍利两颗,这是世界上唯一珍藏在洞窟内而不是供奉在塔内的舍利,与中国北京八大处的佛牙、陕西西安法门寺的佛指,并称为“海内三宝”。我们今天在洞内共修了《微妙心集》。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洞内共修。佛像立处下方就是深藏佛陀肉身舍利所在。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静琬最初所刻的一百四十六块石经镶嵌于洞内四壁之上。洞中央有四根八角形石柱,每根柱上均有浮雕佛像,共一千多尊,称千佛柱。由于山洞藏经贮满,辽金时代续刻的经版就没再运上山,而藏于云居寺南塔下地穴中。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山上的千年古井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搬开沉重的井盖,可见清冽的井水。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行走在菩提道上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沿途采花供佛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接受石刻大藏经的加持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藏经洞内的石刻经板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山顶上的经幡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与久美堪布在“素食百合”品茗畅聊佛法

 

与久美堪布共同参访云居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