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面对诽谤和诋毁?

(2009-08-23 20:30:18)
标签:

希热多吉居士

佛教

佛学

如何面对诽谤

文化

善良的彭师姐在开心网上给我发了一个纸条,纸条上这样写道:

师兄,心里特别难受!本来看到上师传来的照片心里特别高兴,可是随后又看到一段攻击丹增尼玛师付的文字,心中难受死了!前一段时间收到了一段攻击照根师付的文字,接二连三的事情,真的!心中特别特别难受!那种心情无法表述!我皈依时间不长,我对佛教深信不疑!但对如此的报道,我还是接受不了!而就在前不久,我身边的一位佛友,一个特别热心、喜欢帮助别人的女孩,她才二十多岁,可她却经历了两次佛门师付的非礼,以至于现在她一直消极地对我说,她没有信心了!虽然我一再地劝她,可以对人失去信心,但不可以对佛教失去信心!但现在我觉得自己心中也有了恐惧,有了担忧。我不知道这些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不知道如何让自己这份心情平静下来,想对师兄说出来,也许心里会好受一些。合十!

 

一般说来,佛教弟子在学佛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这些挫折有些是来自“自身”的(比如说习气),有些是来自“外在”的(比如说责难甚至诽谤)。

 

在释迦牟尼佛住世传法的年代,佛陀是最为著名同时也是遭受到诬蔑最多的导师。一些佛陀的反对者传出谣言说:“有一个女人经常在寺院过夜。”当这一谣言被拆穿后,那些人又在公众中散布新的谎言,说佛陀和他的弟子们谋杀了那个女人,并且把她的尸体埋在寺院内的一个垃圾堆里。这个谣言最后也被人拆穿了。

 

有一次,一个婆罗门的女人为了诋毁佛陀,就在自己的肚子上绑了一个装食品的盆子,外面用衣服包起来,这样显得肚子很大,然后她就到僧团中,到集市上,当众诽谤释迦牟尼佛,说释迦牟尼佛使她怀孕了。当时很多人都相信此事,而佛陀的弟子们气愤不过,想要反击。佛陀制止了弟子们,以极大的慈悲心坦然面对这一切。这个婆罗门的女人后来在经过城门的时候,肚子上的盆子突然掉了出来,这一下所有的人都知道她在撒谎,而谣言也就不攻自破。


佛陀在弘法的几十年当中,许许多多的善男信女在他的僧团受戒出家,而这也遭到了他的敌手的大肆诬蔑,说他抢走了母亲的儿子,使妻子失去丈夫,阻碍了国家的进步和发展。佛陀面对这些责难,从来都是非常坦然,他知道,众生刚强,难以度化。就算你全力以赴地帮助众生,一心一意地度化众生,哪怕对众生再好,众生在烦恼炽盛的情况下,也不但不会感恩图报,反而会以怨报德,设法诽谤我们、打骂我们。

 

如何面对责难和诽谤呢?佛陀说:如狮子不因响声而颤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为森林之王,狮子是没有恐惧的,狮子的本性就决定了它不会因其它动物的吼叫而害怕。因此,在这个世界中,当我们听到卑劣的谣言、不实的指责、无遮之口的评头论足时,要如同狮子那样,理都不要理会。人们无需浪费时间,纠正不实之言,除非环境逼迫你澄清事实。当你的敌人看到你受到伤害时,他会得到一种满足。这正是他所期待的。如果你无动于衷,这样的瞎说乱编将无人理睬。

 

每当有人在无著菩萨面前诋毁、诽谤自宗及相关传承时,他总要借此教导弟子们说:“别人若对我们的传承及上师或自己进行诽谤,我们大家应该对其所说深表赞同。当我们说他所说的都没错时,对方也就无话可说了。这样一来,大家也就不会再以嗔恨心焚毁自他相续,我们也可借机成为忍辱者。”他边说边发誓言道:“众中若有怒目者,难忍恶语频相向,羞愧难当头低垂,愿能忆念所发愿。”

 

一见到那些对佛法及众生有害的人,有人就忍不住嗔心顿起,且愤愤不平地说:“他们这样做也太不应理了。”尊者闻言总会劝诫他们说:“这些人其实非常可怜,对他们一定要格外慈悲。”他并且说道:“损害我与我方者,损害佛法及众生,见闻忆此野蛮众,尤应发起慈悲心。名利赞誉若有利,即应饶益不吝惜,不能即以猛悲心,尽将安乐回向彼。”

 

尊者有时又会说:“每当有人当面对我们说粗话或肆意诋毁时,此时如果我们不开腔答话,对方也就不会生起嗔恨心,我们自己当然也就成了无有任何过失的安忍行者。别人加害自己时,若以牙还牙,则双方都变成了有过失之人。”

 

有一位女居士这几日在我的博客和另外几位师兄的博客上发表了一些诋毁丹增尼玛仁波切的文字,所用文字不堪入目。当丹增上师听说此事后,他非常平静的说:如果她能从中获得极大的快乐,就由她去吧。(你们)不要反驳,以免她产生更大的嗔恨心。

 

照根法师在面对别人的羞辱、指责、造谣和敲诈时,也是从不反驳,采取忍让回避的方式面对这一切。让我看到了一个出家人扎实的修行功夫。

 

我的根本上师嘎玛仁波切更是以极大的慈悲心面对前两年网上铺天盖地对他的指责,无论是面对来自某个僧团的声明,还是面对很多不明真相的佛教居士的辱骂,嘎玛仁波切都泰然自若,从不反驳,也禁止自己的弟子们参与网上的激辩。

 

一位在德国的佛友给我写信说:自从“噶陀事件”后,她就一直在观察此事,观察这个事件中各位仁波切和他们各自弟子们的反应。她说,观察了两年多,嘎玛仁波切的“身教”让她升起了极大的信心。因为从佛教的制度和戒律看,嘎玛仁波切的言行是最如法的。

 

事实上,这两年多来,追随嘎玛仁波切学习佛法的居士是有增无减,而我们的家——昌列寺也建设的越来越好。特别是在抗震救灾的几个月中,嘎玛仁波切以身作则,带领僧团和居士林为灾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所作的一切,广为社会各界所称誉赞叹。一些曾经中伤过上师的居士也对我说:你的上师是一位真正的修行者,他所做一切只为众生,不为名利。

 

纵观历史,那些伟大的人物都是不计较名誉和中伤的。当他们受到批评和诬蔑时,他们不燥不恼。因为他们不是为了名声而服务大众,所以也就从来不管别人是否承认他们的服务。“服务大众本身使他们快乐,而非通过服务获得的名声让他们获得快乐。”


称誉和讥毁是影响人类社会两种最为常见的现象。当受到赞美时,一个人自然会心花怒放,而当受到责怪之时,一定会很愁眉不展。对此佛陀说:智者既不得意也不沮丧,如同坚石稳固不变,不被风所摇动。如果说是应得的话,赞美是非常顺耳的;非应得之赞美,比如迎奉拍马,虽然动听,却是一种欺骗。不过,如果我们不为这些言词所动,那么这些声音就对我们不起任何作用。


刚波巴尊者教育我们:所谓修行人,要法住于心性之中。那么什么是“法住于心性之中”呢?就是无论修生起、圆满次第等等,无论修念颂等等,成就以下三种标志,就是法住于心性之中。
一、大悲心不断的生起
二、菩提心日益的坚固
三、周遭一切幻化无实,对空性的领悟深刻。
      

所以,对于内心逐渐生起,坚固生起,完全生起这些功德之人,遇到任何人,无论是善者、恶者,均知其虚幻无实,且大悲菩提不舍弃之。因此,对于一个觉者来说,从自宗的证悟之中,对方这些幻化的行为根本就没有什么。而实际上,正法也不因此而受到损益。

 

因此,我们这些行走在菩提道上的人,无论别人对我们作何言论,我们仅仅需要对之不舍弃慈悲,并了之如幻,且在内心中断除了(贪嗔痴)三毒的增益。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做,那么佛法就会因我们而存在,否则我们就是表面上做维护正法之事,实际上内心中用三毒断除了正法。
     

无著菩萨曾经说过:

无量幻化我执贪着虚幻坚固事,
眼翳显现虚妄行为实在可怜悯,
与彼值遇之时犹如相逢如意宝,
愿我服侍彼等渐趋安乐真实利。

 

贡噶旺秋堪布在他的发愿文中这样写道:

虽然我并没有造恶
但他人却生瞋心
视我为杀父仇人般的屠夫
直接或间接的攻击我
愿有天我能以法让他满足
以喂养猪狗般地供给我衣食卧具、

怒目打骂、凌辱毁谤、揭发我过失等
愿这些令人心生畏惧的一切行为都成为成佛的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