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快乐的方法

(2008-09-16 23:01:16)
标签:

杂谈

希热多吉居士

分类: 文章和随笔

修行的过程就是寻找快乐的过程,当你不快乐的时候,你要检查一下自己的修行是否偏离了轨道。真正的快乐在你的内心深处,你要做的就是把它挖掘出来。烦恼人人会有,当我们执着于烦恼本身的时候,我们并不能摆脱烦恼,只会加重烦恼带给我们的痛苦。当我们心平气和的观察烦恼和烦恼的成因的时候,智慧就开始显现,并且最终取代烦恼。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一定是一个快乐的人。

 

以上这段话是我写给几位师兄的。我从南京出差回来后,在电子信箱里看到各位博友和师兄写给我的四十几封信,有相当一部分信的内容是讲到大家在修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困惑和烦恼。有些师兄说到最近家庭不和睦,还有的师兄说到看不惯单位领导的一些作为,为此产生了很多烦恼。

 

我在南京出差期间,把宗萨仁波切的《正见》又细读了一遍,收获很大。宗萨仁波切谈到对治烦恼的办法给我很多感悟。面对不愉快的事件,如果我们掉入事件当中,情绪跟着事件走,我们一定会心生烦恼,我们的情绪会完全被外在的事物所左右,这个时候我们不是自己的主宰。而事实上,事件本身并不因为我们心生烦恼而有所改变或者改善,有些时候反而会让事件变得更糟糕。那么我们静下心来细想,既然烦恼无法解决事件和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让烦恼生起?

 

仔细观察我们的内心,我们会发现是习气这个东东在作怪。习气也被称为习性,久美堪布曾经跟我讲过:几乎所有人的理性常常败于习性。可见习性的力量有多么的强大。我们常讲,修行就是修心。但是很多人不明白这个“心”该怎么修?以我的浅见,修行的第一步是要对治我们的习性。

 

以我个人来说,我以前是一个脾气非常大的人,并且非常的自我,以前我常会因为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发火,后来发展到因为一些小事情(有时是不顺眼的事情)发火。我发起火来非常吓人,气势可以镇住上百人不敢吱声。有一次我发特别大的火时,肝部产生了强烈的剧痛。我事后很后怕,意识到这会强烈的伤害自己的身体。但是情绪如何控制,我那个时候也没有办法。

 

我皈依的那天,嘎玛仁波切告诉我,要少生气。当时我很奇怪,上师怎么知道我经常生气呢?后来每次见上师,上师都很高兴的对我说:不错,最近生气少了。嘎玛仁波切象是随身带了X光机一样,什么事情也瞒不住他。的确,那段时间我发火越来越少,从以前每周都发火,到后来几个月发一次火,这样的变化自己也可以感觉到。其实这种变化就是不断和自己的习性、习气做斗争的结果。

 

此外,我们千万不要以为习性是可以一次被降伏的。到现在,我仍然会有时生气、发火。但是再没有发过那种可以把屋顶掀翻的火。而且发火以后,会马上内观、反省和忏悔。伟大的释迦牟尼佛老师给予我们四味降伏内心的灵丹妙药,这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如果我们时时把如母众生放在心上,原谅他们的过错,慈悲他们的无明,随喜他们的功德,我们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事情是值得我们去生气的。

 

所有的事件都是中立的,发生了的事件并不因为我们高兴或愤怒而有什么改变。这并非说我们要对所有的丑陋都麻木不仁,而是因为我们可以理性的深入到事件的后面去探寻其原因。所有不好的事件,都是因为人的“贪嗔痴慢疑”五毒所致。观察我们的内心,难道我们没有这五毒吗?我们做出的反应有多少是在五十步笑百步呢?

 

佛家有这样的话:修行人应恒顺众生。这是慈悲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如果我们愿意按照伟大的释迦牟尼佛指引的解脱大道前行,那么我们就要学会恒顺众生。原谅他们、慈悲他们、随喜他们。面对痛苦和烦恼,我们要做什么呢?我们要做的是:知道痛苦以及痛苦的因,并且超越它;知道烦恼以及烦恼的因,并且超越它;超越所有的情绪,使自己的心安住,静观世事的无常、生死的迁流。体悟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智慧和慈悲自然在心底流淌,那便是佛法带给我们的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