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净土的能学藏传佛教吗?
(2008-07-27 00:42:22)
标签:
希热多吉居士佛教佛法藏传佛教昌列寺 |
分类: 回复网友的提问(系列) |
经常有佛友这样问我:我是修净土宗的,能看你们密宗的书籍吗?能修你们密宗的法吗?能皈依你们密宗的上师吗?
遇到佛友这样问,我通常会反问:您知道藏传佛教里也有净土宗吗?
被我反问的师兄通常会很惊讶,因为他们认为净土宗是显宗教法,似乎和密宗没有关系。其实很多学佛的朋友把“净土宗”的概念给理解偏了,认为净土宗是专指汉传佛教中的念佛法门,此法门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佛号,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以这个标准来看藏地修行的大众,估计80%以上都是修这个法门的。而且他们修的比汉地的信众更虔诚。
无论小乘还是大乘,作为凡夫来讲,求生阿弥陀佛净土是所有修行人共同的愿望。同时,遍虚空十法界又不止阿弥陀佛这一处净土,可以说处处有诸佛菩萨的净土,这些净土都可以成为我们发愿往生的所在。在藏传佛教里,也有很多人发愿去邬金莲花生大士的净土。
藏传佛教里的破瓦法就是去往净土的最为殊胜的一个法门,无论对于生者还是亡者都有极大的利益。下面和大家分享的是蒋措堪布的一段开示,希望能利益到修净土宗的佛友。
我们常说《阿弥陀经》,中国的《阿弥陀经》的大纲内容我是不太了解,但是藏传佛教的《阿弥陀经》内容大纲主要有四个,也是所谓往生阿弥陀佛净土的四大因素。
第一、 观想皈依境。也是观想阿弥陀佛净土。
第二、 发菩提心。
第三、 回向给一切众生。
第四、 发愿往生到极乐净土。
这四个是修《阿弥陀经》的基本原则,我们修《阿弥陀经》之前要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要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呢?因为我们在裟婆世界里面充满着痛苦,苦苦、坏苦和行苦,这三种痛苦永远缠着我们,所以释迦牟尼佛第一句话就说:「所有『有漏』的都是痛苦的本质,一切的法都是空性,涅盘是息净。」所以我们念《阿弥陀经》就是要先了解痛苦,因为我们自己没有能力脱离这个痛苦,所以我们要透过阿弥陀佛的力量,我们要祈求阿弥陀佛,因此我们要摆\脱这些痛苦的时候,要先观想阿弥陀佛的皈依境,我们修的时候,就变成阿弥陀佛的净土,前方就是阿弥陀佛的报身,祂全身发出红色的光,非常的庄严,非常的壮大,右边是观世音菩萨,左边是大势至菩萨,菩萨众和阿罗汉都围绕着阿弥陀佛,非常的庄严与清净,具足圆满净土,这就是第一步的观想皈依境。
第二步就是要发菩提心,我们要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只是我们只有自己一个人往生的话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想想看,你自己非常享受,你很有钱,但是旁边你的爸爸妈妈却非常痛苦,你都不闻不问,这有什么用呢?生生世世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所有的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亲,他们都和我们今世的父母亲一样,具有种种的大恩大德,所以我们要报恩,因此要脱离轮回,离苦得乐,所以我们修阿弥陀经,是为自己也是为他们着想,让他们都能一起往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我们同时也为他们修阿弥陀经,所以要发菩提心,一切都要为众生着想。
第三个步骤为回向,我们累积福报资粮,圆满的时候,回向是相当重要的,佛曰:「回向是无尽的福报,回向功德之大是我们无法形容的,如同一杯水放在桌子上,它始终会干涸,而回向的功德,就如同把一滴水丢入大海之中,大海没干之前,它永远在那里。」另外,佛陀在另外一部经典也说:「我们所做的福德做回向的话,这些功德,直到我们成就为止,永远享受不尽的。」
我也常常跟弟子们说:「我们没有回向的话,就像我们在计算机打字一样,如果没有时时存盘,万一当机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入菩萨行》里面说:「好几百年累积下来的福报,要是你发一次瞋恨心,会把这些功德通通烧掉!」当你已经回向三轮体空的话,就没有办法烧了!刚刚所说的瞋恨心就如同我刚刚所形容的计算机当机或是计算机中毒一样,如果你有回向,就像你有存盘或是烧录备份文件一样,这些都是在形容回向的重要性。我们回向的过程,能做的话就是要回向三轮体空,但是这个三轮体空,是我们凡夫俗子很难做到的,当我们做不到的时候怎么办呢?就是透过普贤如来与文殊菩萨,在《普贤行愿品》里面有四句话:「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这四句就等同三轮体空,祂们怎样回向,我们就怎么回向给一切众生,这样的回向就圆满了。
那回向后要做什么呢?我们必须发愿。发愿和回向的意义是蛮相同的,回向的时候包括发愿,但是发愿不包括回向,发愿就是愿我等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往生极乐净土,愿与我有缘的一切众生往生到阿弥陀佛净土,愿我们所修的功\德能脱离三种根本痛苦,愿脱离生老病死的轮回大海,最后就是念「佛陀三身之加持,正法不变之加持,僧众坚心加持力,所愿回向皆圆满。」这是发愿的最后步骤。
以上这是往生净土的四大过程与条件,你的条件有多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