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希热多吉居士佛教佛法藏传佛教 |
分类: 回复网友的提问(系列) |
在网上聊天时,常常会有师兄跟我说,见到上师会紧张,有些师兄见到上师还会有敬畏感,这种敬畏感会造成交流的障碍,明明心里有很多话想和上师说,可是心里却怕怕的。有的师兄就问:多吉师兄,我要怎样才能克服想亲近上师却又畏惧的心理?
这不能说是怕,应该说是一种尊敬。世界上没有值得我们怕的大善之人,只有遇到大恶之人的时候,人们才会感到恐惧和害怕。很多人见到上师,在潜意识里会认为上师是菩萨再来,与常人不同。所以在心里会有敬畏的感觉。这种敬畏是一种尊敬到极致的感觉。
我们皈依上师,依止他学习佛法,上师就是我们的老师。因为有上师的教导,我们可以更清楚的看清自己的内心和本性,让我们清楚自己的过失,并从中进行反省,通过修行调伏自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上师面前几乎就是透明的,我们的优缺点上师可以说是了然于胸,所以我们会产生敬畏。
就像要了解自己的外貌,必须要有外在的镜子。要真实的了解自己,除了要靠自己的意识反观内在之外,上师有时扮演着镜子的角色,可以直指核心地纠正我们的错误,指点我们的修行。所以有问题时,要直接去请教他们。尊敬是必要的,但是不需要害怕。
古时候,西藏佛教弟子曾贴切地形容师徒关系:善知识像父亲,弟子像是儿子。爸爸永远都希望儿子往最好的方向发展,包括他的人格、学问等等。
善知识对弟子有如此的期望时,当然会比较严苛一点,所以往往会产生有点恐惧的感觉,这是难免的。在学习舍取因果时的这种怕,没什么不好,反而因为有这样的戒慎恐惧,对上师的教导也比较会服从。但是要知道,这不是怕,而是一种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