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绿丝带汶川地震杂谈 |
分类: 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 |
什邡罗汉寺是一座千年古刹,汶川大地震后,这座寺院临时接纳了什邡市妇幼保健院的所有孕妇和产妇。同时还安置了大批的受灾群众。5月12日大地震当天,在罗汉寺素斋房产下第一个婴儿。到5月23日下午,在两张禅床组成的手术台上,共诞生了28个小生命。”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治医师、住院部主任郑同英说:“5月12日地震当天,是国际护士节,也是释迦牟尼佛的诞辰日。在地震的地动山摇中,什邡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的医护人员们护住3个产妇、40多个孕妇冲出了危险的院舍。后来,在罗汉寺主持素全法师的邀请下,全部人员转移到了寺里。”
“没有产床,我们就很难做手术。”郑同英说。这个时候,罗汉寺里的僧人们跑着搬来了两张禅床,两张禅桌,并腾出素斋房作为产房,一个很简陋的产房就这样在罗汉寺诞生了。在这间简陋的产房里,13日早晨7时36分,经过剖宫产的第一个小生命,从妇产科主任郑同英的手里呱呱来到人间。
为防素斋房倒塌,产房被转移到固定的雨布下。大雨中,手术继续进行……
“那是我听到过的最动听的啼哭。”妇幼保健院院长桂逢春告诉记者。到23日下午,共有28个婴儿在这间由禅床和帐篷组成的产房降生。“他们为我们灾区带来了新的希望……”
素斋房变产房,将禅床拼成产床为孕妇接生,这是汶川大地震后发生在四川抗震救灾过程中最为感动的故事之一。在大地震中,刚当父亲不到十天的宣先生说:“我是什邡市洛水镇村民,要不是罗汉寺的僧众和什邡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的医生,我不知道我孩子能否来到这个世上……现在我正在给孩子想一个有意义的名字,希望他能记住罗汉寺的僧众和医院里的天使。”
面对最具新生意义的降生,许多刚为人母的年轻妈妈说:“地震让很多人失去生命,罗汉寺破禁忌接纳我们这些受灾群众,为新生命的诞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让我们感动万千,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对于罗汉寺接纳孕妇分娩是禁忌一说,罗汉寺一位法师告诉记者:“这是误解与偏见,在戒律和经典里没有这一规定,当灾难发生后,能够帮助人是我们的佛缘,也是我们普渡众生的机会。”
罗汉寺在地震当天就接纳了800多人进入寺院里,第二天增加到1200多人,第三天就有1400多人了。地震发生后,主持素全法师就马上动员僧人们把所有对灾区群众有用的东西都拿了出来,僧人们自己反而没了铺盖和床铺。12日那天夜里,我们僧人打着伞在雨里蹲了一夜。”
据赵善和尚介绍,自5月12日大地震以来,寺庙就免费为受灾群众24小时提供开水,由于用水量太大,先后烧坏了2台锅炉,抽坏了2个水泵。我们很快买了新的补上。素全主持告诉大家,要防止发生疫病,就要烧水给大家洗澡,保持清洁。
对原先只有41名僧人、30多名居士的罗汉寺来说,这么多人的饭食无疑是最大的问题。僧人们和居士们都非常劳累:从凌晨3点开始煮粥,一直忙到晚上8时半晚饭结束,一直没法休息。
赵善和尚最后告诉记者:“在寺院里住的受灾群众有1500人左右,加上医疗队和救援队的1200人,同时加上我们主动承担的为附近医院里300多人送饭的任务,我们要提供3000多人的饭食。”
面对这场四川省遭遇的前所未有的地震灾害,什邡罗汉寺僧众不顾自身的巨大损失,以身垂范,扶危济困,奉献爱心,回报社会,切实践行了佛教所倡导“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教义精神。
罗汉寺简介
罗汉寺位於四川省什邡市区北部,始建於唐景龙三年(709年),历代都有修葺。该寺是中国佛教禅宗八祖大寂祖师马祖道一讲经传道的地方,被人们称为“川西佛都”。
明初时,罗汉寺寺僧了恩禅获明太祖朱元璋赐封,并兼管九州佛事。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寺僧澧订获得南宋乾明院罗汉尊号碑记,同时又得到五百罗汉图像,於是在寺中塑了五百罗汉尊者像供奉於前殿两庑之中。从此,罗汉寺名扬西川,朝拜者如云。
罗汉寺占地约120亩,寺中建筑有山门殿、弥勒殿、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罗汉堂、方丈禅堂等。罗汉寺曾改作粮仓,现天王殿、弥勒殿、观音殿及罗汉堂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修缮,罗汉寺正逐步恢复原貌。寺中有碑刻四块,中华大藏经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