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林寺正在变成一座“主题公园”?

(2007-06-30 16:12:06)
标签:

佛教

少林寺

希热多吉居士

分类: 文章和随笔
今天看到日本《富士产经商报》6月26日的一篇文章,说少林寺渐失神秘性,正在变成一座“主题公园”。看来少林寺的商业化问题不仅仅惹来国内众多的议论,也引起海外媒体的关注。
 
《富士产经商报》的报道说:少林寺目前的参观门票为100元人民币,此外还代收人身伤害保险费。当游客在观看手持刀剑或铁链的僧人进行武术表演时意外死亡或伤残,将获得4万元人民币的保险赔偿金。这种功夫表演一天有7场。由身着袈裟的年轻僧人向游客们展示少林绝技。演出中设有互动环节,僧人们会从观众席上挑选3名功夫爱好者,上台模仿他们的技艺。有的时候,模仿者笨拙的动作会引发全场观众哄堂大笑。在该寺隔壁的“少林药局”中,出售有助健康的中药“秘药”。
 
作为中国佛教具有代表性的寺院,在商业经营上,少林寺无疑是做到了极致,历代祖师传下来的精华被永信方丈发掘出最大的经济价值,仅从这一点看,永信方丈的MBA学位和少林寺的CEO称号绝不是一个虚衔。但是从佛法的弘扬角度来看,总觉得今日的少林寺与“禅宗祖庭”的称谓相去甚远。
 
少林寺号称有三宝,即“禅、武、医”,近些年围绕少林寺的炒作也都是在这上面下的功夫。而给外人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武”了。我相信少林寺的“武”还没有沦落成江湖的“打把式卖艺”的水平,一定还有少林寺的绝学。但是一天七场的表演,确实有点太商业化了,“主题”太明确了。
 
电影《少林寺》当年的火爆,让我们这些不知佛教为何物的人都以为佛教就是那个样子,和尚就是那个样子。错误的认识让我们不知不觉中造下很多口业,今天想来,“娱乐的误导”对大众非理性认识佛教所产生的后果也是蛮可怕的。
 
在我看来,少林寺即便想成为一个“主题公园”,这个主题也应该是“佛学”,而不是“少林功夫”。不过我很怀疑今天的少林寺还能否找出一位独步佛教界的“禅师”来。
 
我很欣赏永信方丈的历史“责任感”,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所做一切全为少林寺的后1500年发展考虑。作为少林寺今日辉煌的缔造者,永信方丈的这一良苦用心和诸多做法我还是完全能够体谅的,不过“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行无常、诸法无我”,难道不是佛教的根本教理吗?
 
我们是需要一个庙宇恢弘,武学大振的少林寺?还是需要一个弘扬佛法、泽惠众生的少林寺?请永信方丈深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