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网友给我留言,想和我们一起学习金刚乘,问我从何入手?
那就从金刚乘的戒律开始入门吧。
什么是金刚乘?
若以二分法,可将佛教分为大、小二乘;大、小乘之主要区别,在於无上菩提心:是否为利益众生而成佛。大乘又称菩萨乘。
若以因果来分则有显、密二宗。即大乘佛教可分为因乘及果乘
,因乘名般若密多乘,一般称为显教,或直接称为大乘;果乘就是金刚乘,一般称为密教或密咒乘,亦有通称密宗。
大乘与金刚乘有相同的目标:引导一切众生成就圆满佛果的心。一般而言,大乘与金刚乘有相同的见解,但是成就果位的方便道或方法不同。简单地说,金刚乘就是果乘,大乘为因乘或体性乘。
大乘被称为因乘,是因为大乘主要是在教导成佛的因,正见、正定和正行是成佛的根本。大乘认为要成佛就必须具足种种正思惟,必须净化某些染污等等。
大乘与金刚乘有相同的目标:引导一切众生成就圆满佛果的心。一般而言,大乘与金刚乘有相同的见解,但是成就果位的方便道或方法不同。简单地说,金刚乘就是果乘,大乘为因乘或体性乘。
大乘被称为因乘,是因为大乘主要是在教导成佛的因,正见、正定和正行是成佛的根本。大乘认为要成佛就必须具足种种正思惟,必须净化某些染污等等。
虽然大乘基本是因乘,但它有时也会暗示结果,特别是在讨论佛性的时候,相对地,金刚乘几乎完全把重点放在果位上。金刚乘是果位的直接教法,学习的人一定是能了解教法、具足上等根器的弟子。
金刚乘除了发无上菩提心外,还有其善巧方便的修行法门------观想。透过观想觉了空性实相。大乘的修行方式是利用因来趋向果,而金刚乘的方法则是把因果放在一起,果实际上就是因。
金刚乘除了发无上菩提心外,还有其善巧方便的修行法门------观想。透过观想觉了空性实相。大乘的修行方式是利用因来趋向果,而金刚乘的方法则是把因果放在一起,果实际上就是因。
金刚乘与大乘,在究竟真理方面并没有差别,但是两者处理相对真理的方法则有出入,特别是金刚乘透过观想本尊、念诵真言等等转化相对真理的方法和大乘不同。
此外,金刚乘和其他乘另一个不同的地方,在於小乘、大乘强调心的训练,而金刚乘则强调认识心性。
再者,金刚乘一般又分为四部密续,这四部并非不同理论的派别,而是针对四种不同心态的弟子所设计的不同方法。四部密续分成事部密续、行部密续、瑜伽部密续,以及无上瑜伽部密续。
此外,金刚乘和其他乘另一个不同的地方,在於小乘、大乘强调心的训练,而金刚乘则强调认识心性。
再者,金刚乘一般又分为四部密续,这四部并非不同理论的派别,而是针对四种不同心态的弟子所设计的不同方法。四部密续分成事部密续、行部密续、瑜伽部密续,以及无上瑜伽部密续。
学习金刚乘的人必须遵守金刚乘十四根本戒,如果不遵守,后果相当的严重,就象我的上师讲的那样:法不如法,法成为进入地狱的种子。所以当你想要学习金刚乘时,你一定要知道金刚乘的根本戒律是什么,这可不是写在纸上给你看看的,是直接指导你修行的。
十四根本戒是:
不批评毁谤上师
不违犯世尊教法
不对金刚兄弟起忿争,不挑拨是非
对众生不忘失慈悲心
不畏困难救度众生,不退失菩提心
不毁谤显密经典及非佛说,不毁谤自他宗派
於因缘未成熟者,不得轻易说密法
自身为五方佛五智之本质,不可伤毁
不偏废「空」「有」,不怀疑诸自性法
不与毁谤上师、佛、法、僧的人为友作伴
不於诸真实法中自行分别,不起信解
不破坏具善根善信之人,应对真心学密者说真实法
依已得之三昧耶备妥法器及密法所需物品
不轻视毁谤女人,应尊敬妇女成佛自性
不违犯世尊教法
不对金刚兄弟起忿争,不挑拨是非
对众生不忘失慈悲心
不畏困难救度众生,不退失菩提心
不毁谤显密经典及非佛说,不毁谤自他宗派
於因缘未成熟者,不得轻易说密法
自身为五方佛五智之本质,不可伤毁
不偏废「空」「有」,不怀疑诸自性法
不与毁谤上师、佛、法、僧的人为友作伴
不於诸真实法中自行分别,不起信解
不破坏具善根善信之人,应对真心学密者说真实法
依已得之三昧耶备妥法器及密法所需物品
不轻视毁谤女人,应尊敬妇女成佛自性
如果能够认同这十四根本戒,就可以和我们一起学习金刚乘的教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