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教经幡藏族风马旗民俗 |
在汉地,挂经幡就比较罕见了,更不要说亲手去做经幡了。周六,益西老上师让我们体会了一把做经幡的感觉。
这是手工雕刻的木制大经板
近景,很精致吧?
在经板上刷上水墨或者油墨
然后蒙上五彩的布,用海绵反复拓几下
印好的经幡
印在彩纸上的风马旗
剪裁,缝绳子,大家干活时很专注
经幡的各种颜色是固定的,不能随便创新。其次每块颜色的排列顺序是严格规定的,不能有任何差错。因为经幡的意义很明确,不是为了美化环境,而是祈求福运隆昌,消灾灭殃。
经杆上端的枝条上有繁茂的星火条,它是由五种颜色不同的小幡条构成一组。一般一个经幡上,根据枝条多少来确定有两组至三组星火条。这五块幡条的颜色排列及它们所象征的意义是这样的。最顶端为蓝色幡条,它象征蓝天;蓝色幡条下面是白色幡条,象征白云;白色幡条下面是红色幡条,象征火焰;红色幡条下面是绿色幡条在征绿水;最下面的幡条是黄色,象征黄土,或者大地。五种颜色的排列形式正是客观大自然物质存在的立体排列形式,因此,象大自然中天地不容颠倒一样,这五种颜色也不容错位。
五种颜色象征自然界的五种现象,这种现象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当自然界天平地安、风调雨顺的时候,人间便是太平祥和幸福康乐;当自然界出现灾害的时候,人间灾害重重、不得安宁。世世代代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对大自然的变化更为敏感。企盼人间太平幸福首先应该希望大自然无灾无祸,于是用经幡上五种不同颜色的幡条来表示这种心理依托,真是绝妙无比。
经幡除了颜色的象征意义外,还有文字和图案。主幡上密密麻麻的藏文字母和栩栩如生的鸟兽图案是木刻板印刷的,藏文一看便可知道是佛说经教。文字部分是直接传达意义的,不象颜色和线条,所以把文字念下来就能知道它的内容。
既然是佛说经教肯定离不了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主旨。文字以外,四个角上的鹏龙狮虎图和中央的骏马驮宝图究竟象征着什么意义呢?鹏、龙、狮、虎代表着古西藏的四个大的氏族,以“象”作为叔伯兄弟共同的图腾。在《格萨尔王传》中的《赛马称王》一书中记载:
季父氏族灵魂寄托于鹏鸟;
仲父氏族灵魂寄托于龙;
伯父氏族灵魂寄托于狮子;
达荣氏族灵魂寄托于老虎;
众兄弟的灵魂共同托于大象。
风马旗在藏语里叫“隆达”,“隆”是“风”的意思,“达”是“马”的意思,这是藏区特有的大地景观艺术。人们赋予风马旗很多含义,它象征着天、地、人、畜的祥和;牧民们在刚搭好的帐蓬上系拴风马旗,是为了求得逐水草而迁徙的福佑;朝圣者跋涉荒漠扛着醒目的风马旗,为的是祈求旅途平安;江畔湖边人们遍插风马旗,显示着对水神的敬畏;生活于莽林峻岭间的人们高悬风马旗则是对山神的供奉。
意大利藏学家南喀诺布先生在他的论著《南喀诺布选集》关于风旗一节中对这些图像作了这样的阐释。(隆达、风旗)一词中,(隆)在土、水、火、风、天五大种中表示天。这个字的本意指大、全部、所有,若与别的字连在一起构成名词,比方说,。(森林)、(大江)从这些名词的词根意义上可以看得出有大、全部、所有的含意。
从艺术的角度看,经幡也是一种印在布面上的版画作品,它和玛尼刻石、壁画一样,不仅有佛教上的意义,还具有艺术价值,是中国民间版画中的一个鲜为人知的品种。
在藏传佛教中,挂经幡的功德和放生是一样大的。经幡每随风飘动一次,就等于挂经幡的人为虚空中的众生念颂了一遍佛经,利益是非常大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