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希热多吉居士佛教藏传佛教宗萨仁波切 |
分类: 文章和随笔 |
今天(3月16日)早晨八点半我就赶到了北大图书馆的北配楼,进场的时候发现场内已经座无虚席了,听一些同学讲,很多人七点多钟就赶来占座。
宗萨仁波切的讲座是在九点半开始,而九点左右场内已经是人满为患了,而且外面的人群还在不断的往里涌,几无落脚之地。北配楼有两百多个座位,面积只有昨天讲座的阳光大厅的三分之一左右。
听王守常教授介绍,这还是三个月前就定下的场地,临时调整场地已经没有可能了。由于会场内人太多,本来只能容纳200多人的会场此时已经挤进来600多人,空气越发显得浑浊,让人有些喘不上气来。
为了确保涌进的听众不出现意外伤害事故,王守常教授和宗萨仁波切、沙尔夫教授临时商量,将听众分成上下两个半场,而讲授的内容则是完全一样的。这样宗萨仁波切和沙尔夫教授等于同样的内容要讲两次,双倍的辛苦,但是他们丝毫没有抱怨。这份体谅和宽容赢得了场内听众的喝彩和掌声。
一部分听众先退出了场外,当会场逐渐安静后,宗萨仁波切开始了今天的讲座。今天是讲后两个法印:诸受是苦和涅盘寂静。宗萨仁波切和沙尔夫教授显然头天晚上休息的不错,今天的讲座比昨天还要精彩,讲授当中妙语连珠,不断赢得听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
宗萨仁波切显示了一位大成就者的超卓智慧,他的精准回答把听众一次次导向佛法的智慧殿堂,一些在我们修行中经常困绕我们的问题在宗萨仁波切的善巧引导下得到圆满答案,身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
沙尔夫教授今天的演讲也十分精彩,或许意识到昨天下午的演讲有些地方表述的不妥或不清楚,今天他主动解释了昨天没有讲明白的一些问题,获得了听众的认可和支持,也让很多听众了解到了他不仅仅是一个佛学的研究者,同时也是一位修行者。通常在修行人眼中,佛学的研究和修行中的证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没有实证实修的学佛犹如在沙滩上盖楼一样。沙尔夫教授的一些佛学见地让我们了解到了他也是一位修行者。
下午,北大哲学系内部小范围和宗萨仁波切及沙尔夫教授座谈,约有20-30人,我很荣幸能参加这次座谈,北大的同学在学术上的认真和严谨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有一位研究生是国内非常罕有的可以用汉语、藏语和梵语进行佛学研究的人才,非常的厉害。
讲座结束后,在海凝师兄和艳丽师兄的帮助下,幸运的得到了宗萨仁波切在其著作《正见》上的签名,并且合影留念。使得两天的听讲活动得到了最圆满的结果,内心充满法喜,实在是太开心了。
接下来要抽时间把宗萨仁波切的讲座整理出文字稿和刻成DVD,以便大家能学习。请随时关注我博客上的通知。合十!
前一篇:意乐疾速成就祈请颂
后一篇:来我家住了一天的豆豆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