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

标签:
杂谈 |
黄河上游贵德县段
黄河边、丹霞山下的羊群
冬季的黄河边有很多种鸟类
“天下黄河贵德清”
黄河边山坡上的小寺院
前往坎布拉的山路
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在地质方位上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区域。公园内涵盖“丹霞”峰林地貌景观、新生界沉积环境和沉积构造类型以及3800万年以来的地质生态环境演化遗迹。坎布拉丹霞地貌由红色砂砾

佛手指天:单个塔峰沿垂直裂隙继续垮塌、淋蚀,构成紧密相靠的参差之貌,形似佛手而得名

群峰竞秀:结晶底上顶托起的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峰林构成。这里能看到垂直节理及裂隙对丹霞地貌形成的影响。

擎天一柱:高35米,西北面较光滑,东南面凹凸不平,泥钙质层形成凹槽,铁、硅质层形成凸檐,这是雨水冲刷淋滤留下的痕迹。其下方仍残留有峰林形成过程中的陡倾角裂隙。


点将台:由第三系中新统中厚层状砂岩、砂砾岩构成。由于其抗风化剥蚀能力较低,雨水顺层状山体裂隙冲蚀、溶蚀形成单体较小的呈台阶状峰林地貌及形象个体,如人、如兽,其底座呈屏风状。

南宗尼姑寺:
藏语称“南宗静虑兴旺洲”。位于坎布拉乡南宗沟阿琼南宗寺为宁玛派尼姑寺院,传由古浪仓始建于元代。古浪仓原籍今当顺乡古浪堤,是尖扎地区出名的宁玛派世袭活佛。他所创建的南宗尼姑寺,以历史悠久、尼姑众多闻名省内外。1958年前,该寺建筑总面积约40亩,有经堂、佛堂各1座,尼姑房50院150间,耕地50亩,尼姑25户55人,其中活佛1人,其香火来源主要为直岗拉卡等村。1958年后,呆留有少数尼姑房。现有尼姑近百人(公布数为70人),寺主古嘉赛,具体寺务由寺管会主任仁增昂毛负责。



龟兹望月



位于黄河北岸崖壁上的“峡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