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写作纵横谈(一)

标签:
作家张明广场执勤一昼夜中秋节“打拐”人民网新浪博客 |
分类: 文学作品 |
自从互联网诞生、发展以来,给许多热爱写作的人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蓬勃的希望。一时间,各个网站的论坛、博客、短视频等自媒体大量兴起,似乎每个人都有了在网上发言和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
一、与大报社网站结缘,互动的经历难以忘怀
我是热爱写作的,虽然水平不高,但是看到自己的文字能够在网站或博客发表,都会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喜悦心情。当时,国内各大报社都有自己的网站,这些网站除了发布新闻或转载报纸的消息和文章之外,也都设立论坛、博客、个人主页等功能,力求与读者和网友进行热烈地互动。我也先后注册了《人民日报》社所属《人民网》的“强国博客”,《光明日报》社所属《光明网》的“光明观察”和《中国青年报》社所属的“中青在线”,并相继发表了一些文章和稿件,其中一些文章曾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过;而在网站上发布的一些稿件经过修改、润色和补充,也会发表在以后的报纸和杂志上。这些过程和经历至今难以忘怀。
《人民网》庄重、大气,新闻和消息发布迅速、及时、准确,各种频道的内容丰富多彩。那时,我除了写“强国博客”,还经常以“张明”的网名参与“文化频道”组织的征文活动。2003年“五一”劳动节前夕,全国总工会、《人民网》共同组织“劳动、生活因你而精彩”的征文活动,以期宣传和歌颂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和能工巧匠。因为我在公安机关工作,我就以人民警察节日巡逻值守为题材,写了一篇《国庆节,广场执勤一昼夜》的征文,最终获得征文三等奖,并获得了全国总工会和《人民网》颁发的获奖证书。2007年中秋节前夕,《人民网》强国博客组织“中秋美文大赛”活动,我写的《中秋节“打拐”》纪实文学获奖,并入选《人民网强国博客中秋美文大赛百人合集》一书。我特别感谢那时候《人民网》文化频道的主持人文松辉先生,他的工作方式亲切、友好,让我感觉到人民网的工作人员态度热情、细致周到,文化素质很高。
《光明网》设立了《光明观察》栏目,喜欢撰写理论思考与时政评论文章的网友可以在《光明观察》建立自己的文集。当时,我也在此建立了自己的文集,大约有十多篇文章,进入《光明网》“光明观察”就可以随时查阅。
尽管随着报社网站的调整和改变,《人民网》取消了“强国博客”,《光明网》也取消了了“光明观察”作者文集,但我还是要感谢当年这些栏目的存在,一是网站创办人的眼光和气度。海纳百川,提倡百花齐放和兼容并蓄。二是与读者和网友热烈的互动。鼓励网友(作者)认真写作、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同时,也说明大家在网上写作有着一定的重要意义。